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瀚微微一笑,解釋道:“是的,澆鑄是大鐘成形的關鍵一步。我們需要將多種金屬按比例熔化,透過澆鑄口注入範模之中,待其冷卻凝固後。
“傳令下去,準備澆鑄!”朱瀚的聲音穿透喧囂,清晰而有力。工匠們聞令而動,迅速而有序地投入到緊張的澆鑄準備工作中。
“爐火已至最佳狀態,金屬已完全熔化。”負責熔爐的工匠頭目李大錘向朱瀚彙報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
朱瀚點了點頭,目光緊盯著那翻滾的金屬溶液,“好,準備澆鑄。”
只見工匠們迅速而默契地行動起來,他們有的搬運沙袋和耐火磚,加固澆鑄區域,以防金屬溶液外溢;有的則仔細檢查澆道和冒口,確保澆鑄過程的順暢無阻。
“趙師傅,澆口準備好了嗎?”朱瀚轉向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趙鐵柱問道。趙鐵柱正細心地用耐火泥封堵澆口周圍的縫隙,以防金屬溶液洩漏。
“回王爺,一切就緒,只等金屬溶液到位。”他恭敬地回答道,眼神中透露出對工作的嚴謹與自豪。
“好!”朱瀚再次點頭,轉身對身旁的朱標說道,“標兒,你看這澆鑄過程,不僅需要精湛的手藝,更需要團隊的默契與配合。”
此時,熔爐中的金屬溶液已經達到了澆鑄的最佳溫度。李大錘揮動手中的長鉗,夾起一塊特製的耐火磚,輕輕放入熔爐中攪拌,確保金屬溶液更加均勻。
隨後,他拿起一旁的長柄鐵勺,穩穩地舀起一勺滾燙的金屬溶液。
“開始澆鑄!”朱瀚的聲音再次響起,他的目光緊緊跟隨李大錘的步伐,彷彿要將這一刻永遠銘記在心。
李大錘穩步走向洞口,每一步都走得異常穩健。
“一、二、三!”李大錘在心中默數著,隨後猛地一傾鐵勺,那滾燙的金屬溶液如同被喚醒的巨龍,瞬間噴湧而出,沿著預先設計好的澆道奔騰而下,直衝向陶範之內。
“穩住!保持流速均勻!”朱瀚大聲喊道,他的聲音穿透了工坊的喧囂。
“火候正旺,溶液流動均勻。”李大錘一邊觀察著熔爐,一邊沉穩地向朱瀚報告,汗水沿著他黝黑的臉龐滑落,卻絲毫未減他眼中的光芒。
朱瀚微微點頭,目光緊隨著金屬溶液的軌跡,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好,繼續密切關注,尤其是排氣孔的情況,不容有失。”
這時,趙鐵柱,那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立刻應聲道:“王爺放心,我等早已檢查數遍,定保萬無一失。”說完,他迅速轉身,對周圍的工匠們低聲吩咐了幾句,眾人立即分散開來,仔細檢查著每一個排氣孔的狀況。
果然,正如朱瀚所料,隨著金屬溶液的逐漸冷卻凝固,一股股細小的氣泡開始從排氣孔中緩緩冒出,伴隨著輕微的嗤嗤聲,那是金屬內部氣體被釋放出來的證明。
“看,那氣泡!是鐘體在呼吸嗎?”朱標在一旁輕聲驚歎,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他靠近朱瀚,壓低聲音問道:“皇叔,這排氣孔的設計真是巧妙,既能讓氣體順利排出,又不影響鐘體的結構,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朱瀚微微一笑,眼神中滿是讚許:“標兒觀察入微,這排氣孔的設計確是鑄造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它不僅關乎鐘體的質量,更體現了工匠們的智慧與匠心。”
隨著氣泡的逐漸減少,金屬溶液也逐漸凝固成形。
“成了!洪福鍾即將鑄成!”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這句話,緊接著,整個工坊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工匠們相互擁抱,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澆鑄已完成,接下來便是冷卻階段。”朱瀚沉聲對身旁的工匠們說道,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大家務必小心謹慎,確保大鐘在冷卻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