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2頁)
朱小平+吳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學研究] 《蔣氏家族全傳》作者:朱小平+吳金良【完結】
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及其家族曾對中國現代社會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一度左右了近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程序。本書作者既遵循歷史已有定論的前提下,廣泛採用目前允許披露的大量鮮為人知的翔實材料,從實錄角度對蔣氏父子及其家族的最初發展直至最後衰亡,做了堪稱全面、客觀的描述;併力求透過對書中人物的個性、情感、家庭以及命運遭際的生動描寫,全景式地再現了整個蔣氏家族的榮震興衰過程。著者文筆流暢,具有很強的歷史穿透力和憂患感。
本書將蔣氏家族的成員一一加以真實描寫,是至今為止,最全面、最真實、最系統的一本收藏書。
第一章 一代梟雄西歸去
1.嶺山彎道上的意外車禍
1974年,蔣介石已屆87歲高齡,生命的鐘擺在這個老態龍鐘的獨裁者身上已經無可逆轉地顯現了衰微之態。這位一生行伍、曾經雄心勃勃天下的老軍人,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昔的風采,他臉龐消瘦、鬚髮皆白,雙眼眼眶嚴重下陷,行動也越來越艱難。尤其是他的右手,已經嚴重萎縮,甚至連握筆的力氣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一生不服輸、不肯低頭的老人不得不聽從醫生的勸告,在臺北的榮民總醫院接受治療。
然而,集中了全臺北所有一流醫療專家的榮民總醫院對蔣介石的病也是一籌莫展。雖然在此期間,蔣介石為了消除外界對他的身體健康狀況的種種猜疑,強撐病體,先後4次公開露面。但是,無論是醫療手段還是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都已經無力迴天,無法扭轉蔣介石身體狀況的日趨惡化了。
公允地說,如果不是幾年前那場意外的車禍,將介石的身體狀況至少不會如此迅速地惡化。
事情要追溯到1969年7月。對於臺北市民來說,這是個遊熱難耐的月份;對於蝸居臺北的&ldo;中華民國政府&rdo;和國民黨高層統治集團來說,這是個政治上出現&ldo;地震&rdo;的不祥的月份;而對於蔣介石來說,1969年的7月可說是一個極不安分、甚至可以說是十分不幸的月份;更可以說,這個不祥的7月是蔣介石生命中無數個重大轉折中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轉折。
按照蔣介石既往的生活習慣,每年7月,蔣介石和宋美齡這一對老夫婦都要從他們在臺北計程車林官邸遷移到陽明山官邸避暑。蔣公夫婦出行,是臺北軍界和警方的一件&ldo;通天大事&rdo;。為了確保安全,以蔣介石夫婦確定遷至陽明山的那天清晨起,通往陽明山官邸的仰德大道沿途使布滿了荷槍實彈的軍警憲兵。這條&ldo;仰德大道&rdo;是臺北市政府和陽明山管理局專門撥款修建的,其路況和公路等級是臺北市郊最高階的。當然,因為要上山,公路是依陡峭的山勢修成的,這一點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儘管路況極佳,儘管保安警衛措施嚴密,一場意外的車禍還是發生了。
那是一個麗日晴陽、熱風撲面的下午,蔣介石的車隊疾駛出士林宮邪,風馳電掣般駛上仰德大道。當車隊高速經過嶺山附近的一個彎道時,前衛導車的司機突然發現前方有一部要下山的公路局的班車停靠在路邊,那是班車的一個中途站,正有人上車、下車。因為是彎道,前衛導車的司機不可能看清這部班車的後方是否還有來車。而且以這位司車的習慣來講,他開的是&ldo;總統&rdo;前衛導車,永遠暢通無阻,永遠沒有被阻塞、被勒停的可能。在他的頭腦裡,從來就沒有&ldo;禮讓&rdo;的概念,也無須&ldo;預見&rdo;突然出現的複雜路況。一句話,這是一個驕橫慣了的司機。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個十分低能的司機。因為與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