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吳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章孝嚴、章孝慈兩兄弟,尚未認祖歸宗。即便算是蔣家人,前途一直看好的章孝嚴也近因反對民眾的反美情緒,使人認為他欠缺應有的民族自尊與自信。
所以,在蔣家成員中,第二代的蔣緯國是惟一可以&ldo;栽培&rdo;與&ldo;擁戴&rdo;的人物了。如果蔣緯國在國民黨十三大之後能成為臺灣政壇上一個新的&ldo;權力山頭&rdo;,則蔣家第三代尚有可為,否則蔣家在臺灣政壇上將譜上一個永久的&ldo;休止符&rdo;。
蔣氏家族自蔣經國去世後,深感失權的痛楚。所以,蔣經國的四個兒子蔣孝武、蔣孝勇、章孝嚴、章孝慈,都想在國民黨&ldo;十三大&rdo;上擠入中央委員會,特別是想爭取讓蔣緯國進入&ldo;中常委&rdo;。為了集中票源支援蔣緯國當選,子侄輩退出了競選。
另據一位接近蔣家的人士說:宋美齡為協助蔣緯國成為臺灣一個新的權力重鎮,將原打算4月赴美的計劃改為國民黨十三大後成行。
而蔣緯國為李登輝出任國民黨代主席也助了一臂之力。1988年1月27日,蔣緯國列席國民黨中央常會,發言支援李登輝任國民黨代主席。他說:&ldo;雖然我只是列席,不能舉手,如果我也能舉手,我一定會舉手雙手同意,由登輝先生出任執政黨代主席!&rdo;
蔣經國去世後,&ldo;副總統&rdo;李登輝應扶正,還要接替當國民黨主席。但是這時李登輝的根基太淺,阻力很大。蔣緯國為李登輝上臺確實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替他調和&ldo;開明派&rdo;與&ldo;保守派&rdo;的矛盾,取得宋美齡的支援,爭取軍界和美國的支援。果然,以蔣緯國的聲望,他登高一呼,的確發生了效應,至少&ldo;擁蔣派&rdo;亦未投反對票,李登輝如願以償,並逐漸站穩了腳跟。
同時,在相當數量的&ldo;受恩&rdo;於蔣家的國民黨元老重臣眼中,政治上剛剛露頭腳的蔣緯國雖然已年逾古稀,但他畢竟是蔣家兩代&ldo;強人&rdo;之後惟一有資格有能力的&ldo;正統&rdo;利益代表者、捍衛者,是&ldo;蔣家王朝&rdo;得以承續的重要象徵。他們寄厚望於新舊時代交替之際,&ldo;以軍監國&rdo;的蔣緯國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因而極力簇擁他由幕後到前臺。
然而,面對蔣家的&ldo;恩澤&rdo;、蔣氏成員的躍躍欲試、&ldo;擁蔣派&rdo;的呼聲,李登輝絲毫不為所動。為防止蔣氏再度出山,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李登輝義無反顧地走著自己的路--徹底走出蔣家的陰影。
李登輝使出的第一招是釜底抽薪--削減&ldo;國安會&rdo;的職權。1988年2月12日,李登輝以&ldo;國家元首&rdo;之尊,在首次記者招待會上表示:&ldo;國家安全會議這幾年來一年只舉行一次會議。討論什麼事情?就是討論政府的預算案。沒有其他任何重要案件是由國家安全會議來決定的。安全會議開的愈少愈好。&rdo;&ldo;安全會議有其重要性,但對其重要性我們還是要儘量降低,
蔣緯國並沒有相讓,而是針鋒相對。隨後,蔣緯國在答臺灣《新新聞》週刊記者獨家訪問時聲稱:&ldo;國安會議&rdo;是負責&ldo;國家&rdo;戰備指導的機構,在&ldo;國家狀況正常時&rdo;,&ldo;國安會議&rdo;是&ldo;總統&rdo;的個人幕僚團,一旦進入非常狀況,&ldo;國安會議&rdo;就成了&ldo;總統&rdo;的全班幕僚團。所以在平時、戰時都有存在的必要。它在臺灣現行體制中,扮演了一個彈性運作的角色。
無論&ldo;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