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馬啟龍在原來的督師府門前,又是搭臺子,又是舞龍舞獅的這一番操作,潼關城的大順軍自然看在眼裡。
這讓巫山伯馬世耀十分尷尬。不管怎麼說大順軍和大明軍也是互相敵對的。讓明軍如此明目張膽的在潼關城裡招攬大俠總是有些不妥。
只是這件事的背後明顯有大俠參與的影子,對於如今的潼關城來說,但凡涉及到大俠的事情,絕對都是第一級別的政治問題,只能懷柔處理,不能簡單粗暴的一刀切。
而且這些日子馬世耀的大順軍在潼關城裡和大俠們共生共存以來,馬世耀對大俠們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剛開始的時候,馬世耀認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又害怕自己潼關之戰的真實情況被長安的大順朝廷知道,所以一門心思的想要把潼關城內的大俠全部剷除乾淨。
然而等見識過大俠們的實力後,馬世耀知道這件事他可能想得太簡單了。
慢慢的,隨著宋獻策使團的迴歸,似乎朝廷內部對大俠助戰一事並沒有太多的負面聲音。
畢竟大順皇帝李自成當初也是草莽出身,有一些不太受約束的綠林豪傑相助,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一個國家或者一個藩鎮,最重要的無非就是稅賦和勞力。不過潼關的大俠們似乎對這些毫無興趣,或者說乾脆一竅不通。
時間長了,馬世耀慢慢的嚐到了甜頭。像糧草、賦稅、軍餉一類的便宜,自己一口不剩的吞到肚子裡。而打仗這種苦活累活卻全由大俠們衝上去。這事細細想來,絕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啊。
雖然暗地裡,自己可能出賣了一些尊嚴和麵子。但是這尊嚴和麵子又能值得上幾個錢呢?
直到這一次江南的大明朝廷,大張旗鼓的來潼關送官授職,擺明了就是對大俠們丟擲了橄欖枝。這才讓馬世耀感到了深深的危機。
人就是這麼一回事。得到的時候往往不珍惜。可是將要失去的時候,才發覺原來自己擁有的那些,都是最寶貴的東西。
既不能動粗將馬啟龍抓起來,又不好這樣放任下去。這幾天馬世耀顯得十分的焦躁。
後來牛道士給馬世耀出了一個主意,既然大明朝能搭臺賣官,難道我們大順軍就沒有官職空缺嗎?
他派人打聽了一下,馬啟龍這次授予的官職完全的不入流,什麼一級錦衣衛,二級錦衣衛。這不是混弄人嗎?
只聽說過什麼錦衣衛同知、指揮使一類的官職。這什麼一級、二級、三級的。聽著就是弘光朝馬士英臆造出來的偽職!
既然大明朝能送官授職,我們大順朝也一樣可以廣開賢路,招攬天下英雄。
而且我們大順朝不像明朝,竟弄一些偽職來糊弄人。我們大順朝要頒就頒實職。
大俠們如果想入軍職,最少也是把總起步。如果想進衛所,直接授個百戶。不管怎樣,至少在高官厚祿上面,要壓蓋住大明朝一頭。
馬世耀聽完牛道士的建議,也覺得頗有道理。於是當即拍板,在馬啟龍授官臺的對面,也搭起一個大順招賢臺。
馬啟龍不是僱了鑼鼓班子和舞龍舞獅麼,我們潼關大順軍不差錢,不但這些熱鬧的牌面都安排上,而且後面乾脆再搭個戲臺,請來戲班子唱戲。什麼《三打白骨精》《穆桂英掛帥》,怎麼熱鬧就怎麼來。
至於這個招賢臺的負責人,馬世耀斟酌已久,最後還是選定了馬喜兒。
畢竟馬喜兒經常遊走於江湖,口才又好,見識也廣。和張小帆等人也有一些交情,實在是招賢臺的不二人選。
雖然他最近馬上就要大婚,但和這軍國大事比起來,結婚什麼的小事根本不值一提。到時候不耽誤他洞房也就是了。
馬世耀令出如山,很快在馬啟龍授官臺的對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