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並且知道了他的名字叫鍾福山。
又一天,來了一群僧人和一些道士。大人們躲在客房裡好幾天都沒有出來,連崔盛公的影子也看不見。幾天過後,大人們才溜出房間,崔盛公也在院裡瘋跑了,對他的關照明顯懈怠了,崔盛公終於可以和他們在屋外玩了。但是他吳育奇卻被隔離起來了,問了他爹他孃的一些事情,大人們拆開他紐襻裡的半枚銅錢,拿去了好幾天才又縫回他的衣襟裡。他被嚴加看管起來,就像崔盛公來時受到的待遇。
一天,一個面善的年輕道長來到他的房間,對他說:“你叫吳育奇嗎?”道長講的是江西話,他有一多半聽不懂。
“我叫吳育奇。”小吳育奇一口蘇南話,軟軟的吳語,讓道長聽得也很吃力。
“你爹你娘都已不在人世了,孩子。”道長把手撫摸著小吳育奇低下的頭。
過了很久,吳育奇才抬起頭來,眼裡禽著淚花:“我不能回去了嗎?”
“是啊,回去很危險。”道長說。“我們還要繼續南下,到廣州去,明白嗎?不過,不管你以後身在何方,為師要你永遠記住你來自蘇州府安吳縣青石橋楊柳灣。你給師傅磕頭吧。”
吳育奇當即跪倒在地,向董扶與磕了三個響頭,爬起來說道:“他們也跟我們走嗎?”吳育奇說。
“他們是誰?”道長說。
“崔盛公,還有鍾福山。”吳育奇說。
道長臉色變了,說:“以後不要跟他們玩,知道嗎?你的身份不同了。”
十三,雕龍劍譜(2)
驀然間,四周的屋頂上面出現了許多帶刀的蒙面黑衣人。屋裡的僧人和道長們都仗劍跳出屋外,形成對峙局面。
一個個黑衣人跳下地來,院裡已經殺成一片。但他們始終無法靠近幾個孩子所住的客房,更多的道士和僧人手裡拿著長劍,守在門前。
一個大漢扒下蒙面的黑巾,嚎叫道:“‘大方閣雅’的道士董扶與聽著,別跟少林寺的禿驢攪合一起,不要以為你們兩大派攜起手來,就可以對抗朝廷。今兒我們天煞劍的人都到這裡了,交出你手上的人,自有你的好處。”
黑衣大漢說對了,眼前的道士們都是來自“大方閣雅”。那“大方閣雅”在貴州大方縣北,乃一代名士、武當松溪派第四代傳人陳貞石的所居住的地方,董扶與和夏枝溪是他的弟子。陳貞石號通九道人,本是江西人,一生喜愛遊歷天下,壯年時隨戚繼光平倭,解甲後尋師會友到了貴州的大方閣雅,為當地的風光所迷,娶妻紮根下來。
個兒高高、長得像一個蝦米的夏枝溪道士在院裡回罵道:“黎禮三,何必拉大旗糊弄我們呢?咱們也不過是各為其主罷了。若能起各自的主子來,未必在你們之下,你們何曾又代表朝廷了?”
一個僧人揹著崔盛公從屋裡衝出,捉對廝殺的人沒有想到僧人帶著孩子不從房頂逃,而從正門走,一時沒有了主張,眼睜睜地看著道士揹著孩子從人群縫隙中衝出,等到四周屋頂布控的黑衣人反應過來,跳下屋頂,早有人截住廝殺,那僧人已經衝到前院,但他身後還是跟去了一大群黑衣人,僧人把崔盛公放下地,一掌一個,把一擁而上的黑衣人打翻在地,趁黑衣人攻勢稍微一遲緩,背起孩子衝出院門。黑衣人從地上爬起來,追出門外。一些道士和僧人也跟著殺出去了。
“屋頂上的人都下來,給我一間間房子搜,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這院裡還藏有一個孩子。”還是那個黎禮三在說。
一個道長揹著那個瘦弱的孩子鍾福山衝上了屋頂,院裡又響起喊殺喊打的聲音和人們上房的腳步聲並漸漸遠去。
過了好一會兒,院裡安靜下來了。
屋裡,董扶與道長對男孩吳育奇說:“記住,孩子,追殺我們的人,是“天煞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