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 採花(捉) (第1/5頁)
羽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初一,江承海跟宋明暉返鄉。
早飯後收拾行裝,來時大包小包,走時輕裝上路。京中特產都不拿。商隊往來多,他們什麼都不缺。
兩個小寶年長一歲,又上了學堂,知道離別的意思。
他們心裡捨不得,嘴上懂事,說著貼心的話。
他們說:“等寶寶長大,就回去看你們。”
把江承海跟宋明暉聽得心口發酸。
進入十一月,江知與接了常夫人的請柬,去常家拜會,接手常家的兩間商鋪代為管理。
他當天就去了鋪子裡,清點存貨,看賬本,找來掌櫃和小管事,從日營業額到進貨渠道,從銷售方式到主要顧客群體,他一樣樣瞭解。想要在年底時,想法子做出成績來。
到了年底,各家各戶都會採買,這時接手,有點倉促,也是機會。
常夫人說了,兩間鋪面交給他,再支出一千兩銀子給他。還未結算的貨款、賬目,都不再交給常家。
她只過目賬本,不插手經營,也不會從中拿錢。不論江知與怎麼經營,她等兩年再看結果。
一間鋪面是個成衣鋪子,一間是牲畜行。
成衣鋪子的銷量過得去,不算太好,也算不上壞。月月有盈餘,算不得大買賣。
牲畜行的收入還不錯,不過養殖成本在那裡。總體來說,也不算大買賣。
成衣鋪子能說是生意,牲畜行交給江知與手裡,目的就很直白。常家想要個獸醫入駐,也想擴大規模。
因此江知與確認過,看常家對地址有沒有要求。
這一塊兒的事務,都是常夫人跟江知與談。
暫時不用到常家的莊子上,可以跟江家的莊子合作。省一些精力。
江知與是官家夫郎,常如玉肯定了他們夫夫倆的才幹,不好把江知與當白工用。
跟江家的莊子合作,也是給江知與的報酬。
這樣說來,江知與就有主意了。
牲畜行今年沒法子操作,他清點過牲畜數目,另外去鐵匠鋪問過犁的價位,計算一番,讓夥計現在就去附近村裡做宣傳。
開春後,牲畜行的牛、驢、騾子,都能出租給農戶使用。第一年開展新業務,首單免費,第一百單免費。
犁地一天,收費十二文,比一個壯勞力的工錢低,但效率更高。省下的力氣,可以去播種,也能省點口糧。
牲畜數目有限,春耕要搶日子,有需要的鄉親們儘早下定。
一文錢登記,不需要隨時來退款。牲畜到田間,再結算尾款。
牲畜行平日就有租賃生意。
驢子、騾子租用的較多,很多人在城內短程趕路,會租個牲畜代步。
江知與算了筆帳,開了個激勵活動。
租十次驢子,可以免費租用一回。以此疊加。
租用一百次,可以參與抽獎一回。有機會免費把驢子牽回家,免單次數五
次以上。
這種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
同時,這類活動,在豐州縣已經成熟。江知與能直接套用模式,他可以放訊息,讓某些積累到八次、九次的人,將活動卡借給別人用。
便宜一兩文錢,換一次積累,然後得免費用一回的機會。
他還會培養一批“黃牛”出來。
這是謝星珩提過的名詞,他會培養一批黃牛,讓他們以優惠價出去找客人。
只差一兩次租用,就能兌換到免費租用機會的,只能是普通租客。
黃牛們不適用這種方式。十次下來就是二十文錢,把免費機會折扣賣出都回不了幾個銅板,不值當。
黃牛們是賣的“免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