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今年剛十五,在縣裡的高中上高一,現在正在放秋收假,她每天的任務不算多,就是洗衣做飯,然後撿山貨晾乾,應該還能應付……
這一提起上學就又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記憶裡上學要腿著去,腳程快的也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土路。
不能每天回來,就要花錢住校,女生宿舍三十多人住一起的大通鋪,先吃自己帶的飯,差不多夠吃一週的鹹菜和煎餅,到了週末實在不夠了才能花錢吃食堂,鹹菜和雜糧面窩窩頭……
不能細想,一想,林冬初就覺得這個學,也不是非上不可的。
好在現在的學校不是那麼嚴格,春種可以請假,夏忙可以請假,秋收,到了上山採山貨的時候也可以請假。
東北天冷的早,大雪封山哪也去不了,自然冬假就很長很長,一年算下來,也正經上不了幾天學。
反正大家也就是去混個高中畢業證,就這縣裡的教學水平,也沒指望著誰能考上個大學,這些年,壓根就沒聽說過有人考上。
去拿個高中畢業證基本上都是為了能找到個工作,甚至只要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交上兩年的學費就可以提前拿到高中畢業證,考試簡單的很。
封閉的小縣城,都是親戚套親戚,熟人介紹熟人,這點方便還是可以給操作的。
可就這兒,整個縣裡上高中的人還是很少,女孩就更少了。
等輪到她們下邊這些屯子,莊子的,就有些反過來了。
能上高中的男孩子那就能當個整勞力了,基本都在家幹活結婚生孩子了,上高中的少。反而是那些心疼閨女的人家,不想讓孩子早結婚又幹不了啥農活,就花點錢再去上兩年高中吧!
她們屯子裡只有兩個男孩讀了高中,女孩加起來卻有五個。
不過有三個已經畢業了,現在只有她和另外一個女孩子,兩人每週一起上學放學,在學校裡床鋪也挨在一起睡,加上兩家大人也是當初一起逃荒過來的,林老頭又教了她們家種草藥,每年收上來也幫著一起賣掉,關係自然就更近了。
之所以這麼上趕著幫襯,也是因為他們只有一家子,本來一家五口經過戰亂饑荒,一路顛簸,等找到了合適的地兒安頓下來,就只剩一家三口了。
而人家馮老頭,還帶著兩個親弟弟,三個叔伯兄弟,兩個舅舅家裡的哥哥,一個姨家的弟弟,等安頓好了,和老家通了訊息,又叫來了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叔二舅舅的。浩浩蕩蕩來了兩百來號人,生生將原來佔住這個地界的人擠到了邊邊上,漸漸的人家提起這個屯子也不叫原來的名字了,而是叫起了馮家屯。
當年林老頭見人家一家子出來的人多,瞧上去處事也憨厚,就跟在人家後頭。
馮老頭也仁義,瞧著他們一家可憐,也多有幫襯。
林老頭雖看不了啥大病,可認識草藥,幫著止個血冶個傷風感冒啥的小病也沒問題,就這麼慢慢的熟悉起來,一起一路輾轉,挑挑選選的來了現在這地兒定居。
為了在這兒有個照應不被欺負,家中人口單薄的林老頭,還讓大兒子認了比他大不了十歲的馮老頭做乾爹,過年過節都要去磕頭給節禮,很是鄭重的那種。
所以林老頭是真老頭,而馮老頭別看著輩份高,在屯子裡很受人尊敬,管著整個屯子的事,可年紀還真不大,人家也就才四十多!
有著馮家的照顧,林家也算是在這兒片土地上安穩的生存了下來。
到了下一輩兒,林老頭只有一兒一女。
馮老頭卻有一個閨女四個兒子,而這唯一的一枝花,就是林冬初從小玩到大的鐵閨蜜,好到一塊糖兩人吃,一條褲子都要換著穿,幹啥都要一起的那種。
聽說林冬初下午要來洗衣服,好閨蜜自然也不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