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各懷心思 (第1/2頁)
清川不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保公與天祿公忠義無雙,可故事中國家的佔比並不重,甚至是沒有。
也就只有柴斯霍洛夫要做的生意有賣國之嫌。
可那筆生意是什麼?並沒有提及。
何安在追問,唐明也不知道。
而且在故事中,沒有國家的影子。
就算他們再不依賴官家,人跟貨都被扣押境外,官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出面,這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的事了,完全可以視作境外勢力的挑釁了。
如果故事是真的。
要麼是當地人為了誇大宋保公與天祿公的忠義無雙,從而淡化了官家的行為。
要麼就是這件事不適合從明面上解決,也就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情。
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故事的真實性是否重要?
並不重要。
何安在並不想知道其中的真相,都已經過去二百多年了,就算三十歲一代,那也是他太太太太爺爺時期的事情了;那時候的院長他老人家,也才是一百歲左右的小夥。
何安在就當個故事聽了,沒有過多深究。
按規矩,鄭仕源是不能落座了;九江的規矩何安在不懂,可酒桌的規矩,何安在是略懂的。
既然雙方的矛盾已經化解,而何安在也沒再計較,那喝過這杯酒後事情便算過去了,接下來大家交個朋友,朋友之間就沒那麼多規矩了。
“諸葛兄弟是剛來九江的吧?”
“對,今天剛到。”
所謂入鄉隨俗,就算是外地人,在九江待久了,不可能不知道九江的規矩。
而何安在一竅不通,一看就是剛來不久。
“來打工的?”
“為什麼會這麼想?”
“那片公寓住著的,多是外地來的打工仔,諸葛兄弟要是來旅遊,或者探親,又或者上學,都不會一個人去到那個地方。而且因為文化的差異,外地人都很怕我們,他們會教育自己的小孩,又或是從小被教育,要遠離我們這樣的人。”
不然呢?跟著你們用打架去解決問題?
打輸了住院,打贏了坐牢。
“諸葛兄弟絕非凡人,你是我見過,唯一大大方方,不露怯的外人。”鄭仕源對何安在大加誇讚道。
何安在自是不會露怯,因為他有恃無恐啊,論武力,他的對手都不是人類這一層級的;論背景,他可是官身,就算那清龍社團再大,大得過國家嗎?
這頓飯吃得其實並不單純。
唐明與鄭仕源熱情過了頭,就算身為東膠人的何安在都差點受不住這份熱情。
若是換做別人,他們絕不會如此,基本就是按照規矩走個過程而已。
可何安在不一樣,何安在所展露出的身手,是他們生平僅見,當他們還在憑著一把子力氣互毆的時候,何安在抬手便將一人放倒。
何安在就站在電線杆下,都不曾移動一步,任憑鄭仕源手下的小弟接踵而上,卻是沒人能在何安在的手上走過一招。
見狀二人便產生一個共識。
這個人是高手!
出來混的,誰不想結交有實力或有背景的兄弟?
所以他們打探何安在是否長居九江,言語間盡是結交拉攏之意。
他們大肆稱讚著何安在,絲毫不吝嗇誇讚的話語。
他們看似和解,實則仍舊較著勁,他們全力展示著自己,希望能拉攏到何安在。
在何安在看來,這不像是交朋友,反而更像野外動物爭奪配偶。
清社與龍團,這兩家合作一家的社團,與唐明與鄭仕源沒關係。
唐明的大哥,名叫劉裕仁,仁哥,也是半個社團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