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第1/2頁)
滄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柺棍舞的虎虎生威,王鐵嶺也不敢跑。就跪在門口,一棍一棍的挨。張敏月心軟了,到底還是原諒他了。
夫妻兩個和好如初,老太太親自坐鎮照顧張敏月。
作者有話要說: 說兩個時間點。
1□□平反的時間從最早周總理那裡就開始了,就是4人幫粉碎以後。
78年的三中全會以後,□□同志有提到,差不多是在1980年他起草了一個檔案,叫什麼什麼歷史若干問題,這個檔案的主題就是關於□□平反。
2我們國家正式開始推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在1980年的5月份。
這篇文章快要結尾了,現在把幾個重要前提的背景人物交代一下,估計還有個5,6萬字就要結束了。
但是這五六萬字我估計得寫20來天吧,嘿嘿嘿,謝謝大家都支援。
第68章 小吃店
老太太年紀大了, 讓她照顧張敏月這個高齡孕婦,別說王鐵嶺不放心,就是淑芬同志也不放心。
和王鐵柱商量了一下,夫妻倆乾脆帶著嬌嬌, 還有小國慶住進了張家小洋樓。王鐵柱負責帶小國慶, 淑芬同志負責教王鐵嶺照顧張敏月。
淑芬同志很有經驗, 她剛剛照顧崔麗坐完月子。有了她的幫助, 王鐵嶺極大地鬆了口氣。
爹孃都在身邊的嬌嬌更開心了, 每天放學的第1件事情就是要抱一抱小國慶。王奶奶都說嬌嬌現在越來越像一個姑姑了。
淑芬同志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嬌嬌, 也思慮著他們的將來。她跟王鐵柱兩個現在都沒有收入來源, 嬌嬌還小, 肯定是要讀大學的。這筆收入他們兩口子從哪裡掙出來?
別說是這一大家子, 光是一個小國慶就絆住了淑芬同志。她不是沒想過出去找個工作, 一來她沒什麼文化,二來她實在是離不開。
兩口子討論了半天, 決定還是撿起老本行——賣小吃。也不賣其他的,就賣炕洋芋和涼麵。飯點的時候去, 賣完就回來。
由淑芬同志在家做好洋芋和涼麵, 王鐵柱帶到外面去賣。反響還挺不錯的,基本上每次很快就賣完了。王鐵柱挑著擔子賺了不少地方,發現越是在大學周邊越好賣。
賣洋芋的事兒,兩口子沒跟孩子們說。王鐵柱也有意識的避開孩子們在的學校。這一瞞就瞞了個把月。
王愛國是最先發現王鐵柱走街串巷賣洋芋的,他跟了王鐵柱一路。看著自己50歲的爹頂著大太陽,挑著擔子在路邊上叫賣。說不上來的心酸。他默默的看著王鐵柱賣完洋芋,然後回家。
他知道爹孃是覺得自己現在沒收入了,心裡不踏實,才想著出來賣東西, 賺點錢。但他的輔導書已經做的很大了,基本上佔據了南華的教輔市場。是他們這幾個做孩子的,沒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愛國沒聲張,只是私下的取了一筆錢出來,打算給淑芬同志。但淑芬同志說什麼都不要。「你正是要錢的時候,我跟你爹又沒什麼別的開銷。我還沒老呢,沒到你養我的時候。」
「我都看見了,那麼熱的天,還挑著擔子在外面賣洋芋。家裡現在有錢了,不需要你們做那些事兒。我爹他頭髮都汗著流水了,你們缺什麼跟我說嘛。」
淑芬同志還蠻尷尬,本來以為瞞得過去。「哎呀,我跟你爹還年輕,能多賺點兒是點兒嘛。我們都還不到50歲,天天就想在家裡帶孩子是個什麼事兒,我們也想找個事情做。」
「那讓你們去廠裡幫我,幫忙打包,20本書一裝。我給你們200塊錢一個月。」
淑芬同志白了他一眼。「你以為我跟你爹沒想過去廠裡做事兒呀,我們沒有時間呀。你爹要是去了,我一個人帶孩子,忙不過來。」
「你二嬸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