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第2/4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畫《落霞棲牛圖》要和胡八一交換。楊貴妃口中含過的玉魚雖然也是個稀罕物兒,但是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奇怪的是那幅《落霞棲牛圖》中畫著的在樹下吃糙的老牛,白天乖乖地在樹下吃糙,晚上便會回到牛欄中安然而臥。 據說《落霞棲牛圖》這幅畫兒最早是由南唐後主李煜為救小周後免遭受辱,而將此畫獻給了宋太宗趙光義。但宋太宗做事極為毒辣,他這皇位就是斧聲燭影害了親哥來得不明不白,此刻更是要美人更要名畫,一服牽機藥索性把李煜給毒死了,這才安安生生地擁有美人坐觀名畫。不過名畫的變色之秘還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問遍南唐降人也沒有一個知道,文武百官也是不知其究竟而無言以對。 後來有一個名叫贊寧的和尚向宋太宗講出了這幅《落霞棲牛圖》之中的奧秘。此圖是在牛欄內外各畫一頭牛,樹下吃糙的那頭牛是沃焦山石磨色畫的,只能白天看見。而牛欄裡安臥的牛則是海南珠脂畫的,只能晚上看見。宋太宗覺得言之有理,於是遍尋天下尋來海南珠脂和沃焦山石磨色,作為宮中秘藥,對外秘而不宣。 這種宮廷秘寶中的奧秘,大多已經失傳,對初次見到的外人而言,更是瞠目不知以對。 我去過山西臨汾浮山,當地博物館中有一顆著名的聖中佛珠,據說是慈禧太后當年從北京逃難出來經過此地,當地一官員侍候得老太太很舒服就此賞賜給他的,原來也是宮中秘寶。 這顆佛珠由赭色琉璃製成,珠上有一小孔,一頭大,一頭小。有一回有人無意從小孔的一端向裡望去,發現裡面有一尊大佛端坐於寬敞明亮的大廳內,項戴佛珠,手提念珠,若對著太陽光凝視佛像,更覺得滿堂生輝,雲霧繚繞,如入仙境。大廳牆上還掛有一方書法,上書「聖中佛」三個大字。這是此佛珠名字的來歷,但為什麼這顆佛珠會有如此神奇之處,來歷是否真如傳說中所說,就無人知曉了。撫仙湖下的殭屍村(一) 阿計是廣州人,畢業後做了個小報的編外記者,也是業餘作家,專門創作紀實文學,卻始終沒找到什麼太好的題材,賺的稿費剛夠餬口,加上年紀輕輕,名氣更是談不上了,十次有八次會被退稿,但他本人卻很熱愛這個行業,覺得能夠記錄事實真相,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那一年阿計到雲南採風,在撫仙湖附近的山道上,搭了輛載貨的卡車,途中跟司機天南地北地閒聊。 那個司機徐師傅是個熱心腸的話嘮,特別好管閒事,得知阿計是個作家,就問他怎麼不寫寫撫仙湖,這裡的怪事可太多了,講上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阿計說:「我寫的都是紀實文學,不是那種胡編亂造的小說,怎麼可能隨便聽一耳朵就寫?&8221;好比前幾年氣功熱,有的作家就在書裡寫道&8221;某位氣功大師,少年時在深山迷路,看到樹杈上坐著個白鬍子老頭,鬍子好幾尺長,一直垂到地下,那老頭看這孩子骨骼清奇,便授予天書四卷,出山之後就成了大師&8221;,這不明顯是胡扯嗎?居然也敢標榜為&8221;紀實文學&8221;?不過牢騷歸牢騷,阿計常到山區收集素材,聽司機師傅提到撫仙湖,他還是很感興趣,就遞了支煙詢問詳情,想知道這裡都發生過什麼古怪離奇的事情。 司機徐師傅的老家就在撫仙湖邊,便在車上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從地圖上看,撫仙湖的形狀像個葫蘆,南北寬大,中間窄小,北邊水最深,都知道深,卻不知道有多深。據說前清年間,有人把麻繩捆在鐵牛上往下沉,一船的繩索都放完了還沒探到底。老人們常講&8221;深山有靈,深水有怪&8221;,這撫仙湖深不可測,通著海眼,裡面自然有怪。當地凡是上歲數的人都知道,解放前湖裡曾經捉到過殭屍。也有人說那東西是水裡的猴子,但為什麼沒有尾巴?那模樣就跟水鬼一樣,體生白毛寸餘,似人非人,有鼻子有眼,滿身腥臭,身上有很多肉蟲,用網撈起來抬到村子裡的時候這東西還活著,整夜嗚嗚哀嚎慘叫,村子裡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