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第1/2頁)
昔我晚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燕羽發動的兵變奪權,東寧侯一點也不意外。
像燕羽這樣的狠人,即便是女子之身,也不會屈居他人之下的。
而燕羽派人來找他的時候,他思慮了一陣便做出了這個重要的決定。失去兵權部曲還有領地,做個太平侯自然比不上在大成皇朝時期。只是此時此刻東寧侯不敢賭,怕輸的結局是失去所有,血脈斷絕。如果他的嫡子或者說所有兒女中有一人能及得上燕羽一般,他也敢爭一爭。
可惜他沒這個運氣,他也不再是當年馳騁沙場的東寧侯,他已經老了,鬥不過燕羽的。
不過最可惜的還是當初他生過的聯姻念頭沒成,否則說不定這新朝也有他姚氏的一份。
聽聞女帝一統天下之後,尚未充盈後宮,厚臉皮的東寧侯還上過摺子,想在他兒子中挑一個合適的送到女帝身邊,結果被駁回後東寧侯還唉聲嘆氣了許久。
關於納後宮一事,自燕羽登基之後,就沒少有人提。連任右相的衛延也希望女帝留有子嗣,以保國本穩固,延續燕氏血脈。誰料燕羽給出了一個人,燕臨的某位懷孕的妾侍。
她指著那妾侍隆起的小腹,直接對眾朝臣道,「這便是太子人選了。」
相當的隨意兒戲。
燕臨雖鍾情於楚水笙,但卻不是守身如玉,單在燕北的時候,就有幾名妾侍了,還是宗老給他安排的。
衛延也沒想到燕羽在發動兵變奪權的時候,連這些事情也早早算好了。只是她難道不擔心將來的太子會心生怨恨,衛延提出擔憂,而阿洛只漫不經心道,「若是有能力,皇位便是她/他的了,若像她/他父親那樣愚蠢又任性,那就換個太子吧。」
可以說,她的一句話便讓新朝的文武百官都盯著那名妾侍的肚子。
十月瓜熟蒂落,所有人都驚呆了,唯有阿洛看著那襁褓中的嬰孩笑了,悠悠道,「看來天命在你身上啊。」
這是個女孩。
而且一出生便被封為皇太女,擁有著無數的榮耀,以及長達二十多年的巨大壓力。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燕羽冊封時諫言,希望能讓她改變主意,之後多年更是頻頻勸她廣納後宮,誕育子嗣。
見無法改變女帝的態度後,他們便只能將關注投向了皇太女殿下,希望並要求她足夠優秀。
燕羽能成為女帝,那是因為她有足夠的實力,數十萬燕北軍對她忠心耿耿,她在短短几年裡便結束了亂世一統天下。即便之後她並不勤勉,甚至下放權力,但依舊無人敢挑釁她的帝威。
而這個幼小的皇太女殿下有什麼呢。大概唯一能讓眾朝臣看在眼裡的便只有她身上的燕氏血脈,但這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衛相說了,若是皇太女不夠出色,那太子之位就另選他人。
燕北老臣如何能讓勝利成果落入他人手中,所以哪怕對皇太女抱有偏見,也必許悉心加倍的教導培養她,讓她成為下一代賢明聖君。
——
在後世看來燕辭不僅是開創了景宏之治的千古一帝,就是細數她為太女時,履歷就可以說是相當優秀了。
五歲開蒙始教授她的師長皆是朝野內外有德有才之士。
十三歲開始監國,施政有方,勤政愛民,廣納諫言。
十六歲代天子巡閱各地,斷冤案平叛亂,誅妖言惑眾欺騙百姓的巫教等等。
十七歲之後數年裡帶兵征伐四夷,為大燕開疆拓土。這些累累功績令天下人對其心悅誠服,所以順利繼承皇位,成為大燕朝第二位女帝。
也因為這兩代女帝,奠定了大燕朝開明包容的國風,女子地位普遍提升。
且不說前面那位開國之君有多傳奇了,從罪臣之女到弒君者再到奪兄權自己稱帝,簡直就是天選之女。就是讓人疑惑不解的是,在皇太女燕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