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水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己說不好就是亡國之君。想到此處,崇禎皇帝瞬間就氣消了大半。隨後,崇禎朱由檢立馬命人傳在京官員入宮議事。
大約一個時辰後,在京的所有官員只要能爬起來的,盡皆入宮商議劉卓謀反一事。
“逆賊劉卓辜負聖恩,謀逆作亂,其罪當誅,朕決定削其爵位。若是有人可以斬殺賊首,封官賞銀皆可。”朱由檢望著跪地的群臣,面無表情道。
“陛下聖明。”群臣高呼。
“眾愛卿有什麼可以對付反賊的策略,都可以一一說出來,只要言之有理,無不允准。”朱由檢極為大度的說道。
“陛下,遼東瀋陽、錦州有不少劉卓曾經的舊部,倘若他們也趁機禍亂遼東,我大明朝必定四處樹敵。臣以為應當儘快將吳俊、張寧遠等高階將領秘密拿下,防止其與山東反賊勾結。”吏部尚書李長庚提議道。
“準了。”崇禎沒有經過任何思考,便同意了李長庚的建議。
“陛下,遼東的吳俊、張寧遠現在還沒有作亂的跡象。若是沒有任何理由就將其擒下,反倒會激起一眾將士的憤怒,進而導致兵變,甚至是馳援反賊。”
“臣覺得可以派出錦衣衛秘密監視反賊部將的動向,倘若出現異動,可以立即秘密拿下。然後,再派出將士接管各地的大軍,從而兵不血刃的拿下反賊舊部。”戶部尚書侯恂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此言一出,立馬就有一批官員出言附議。這也並非這些官員為劉卓說話,而是事實就是如此。
反賊作亂,可反賊曾經的部將就一定會作亂嗎?這未必見得吧,歷朝歷代的例子可不少。倘若朝廷在對待反賊部將的問題上一刀切,或許正中反賊下懷。
兩種不同的處理意見令崇禎皇帝朱由檢難以決斷,若是對那些舊將下手,遼東說不好也會隨之產生動亂。但是,若只是派人秘密監視,又恐有疏漏。
朱由檢雖然是一個勤勉、有抱負的皇帝,可多疑猜忌、優柔寡斷、剛愎自用、刻薄寡恩也是其性格上的缺陷。此次的朝議上,朱由檢自始至終沒有下定決心要對吳俊、張寧遠動手。
儘管其在兵敗後火速派人前往遼東各地,可那時候已經是遲了。各地的駐軍、與駐軍將領見朝廷大勢已去,紛紛暗中投效劉卓,劉卓也在幾年後順勢拿下了遼東大地。
“陛下,運河流經山東的東昌與兗州,得火速調集兵馬前往運河沿線啊。若是反賊截斷了運河,那我大明朝立時就陷入大亂了。”閣臣錢士升心急如焚,急忙開口諫言。
依反賊劉卓的能耐,絕對可以看出截斷運河對於大明朝的影響,但是其為何不派兵截斷呢?
另,從反賊劉卓在山東頒佈施行的新政二十三條來看,其又是一個極負主見、抱負的有為之人,幾乎篤定自己可以造反成功。否則,又何必費心費力?
“陛下,錢大人所言極是。運河是我朝命脈之所在,乃我朝根本。運河斷,則南北不通,糧食無法北運;糧食短缺,則天下大亂。”另一閣臣溫體仁也開口道。
“可現如今,朝廷已無力再徵調兵馬了。”
“先前,為了湊齊征討大軍的糧餉,都耗費了許久。如今又要調集大軍,糧餉從何而來?”崇禎一臉無奈的看向幾個閣臣,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為了朱家的大明江山不至於在自己手中斷送,朱由檢只得預設官員繼續徵派賦役。
稅賦過重,就會導致流民增加。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百姓造反、鬧事,接著朝廷派兵圍剿,派兵與募兵都需要不少的銀子,由此也就陷入了一個死迴圈。
朝中的大臣並非不懂這些,只是不願意崇禎皇帝手中的刀伸向自己、以及背後的利益集團而已。
就在劉卓忙著組建新軍之時,濟南城內湧現出了大批的陌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