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一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適的作風,瀕臨絕境的折可適心頭一計閃過,當即與副將郭成分兵兩路,從兩側猛衝過去,兩邊伏兵壓根沒想到折家軍還會這麼幹,這些弓箭手在如狼似虎的折家軍面前,幾乎就是被宰的羔羊。
在這波衝擊中,伏兵折損近半,一代名將身陷絕境,竟然能反敗為勝,上演置於死地而後生的一場生死之戰,真是名不虛傳。
有詩嘆曰:
一馬我當先,槍尖誰敢顛。
少年風正勁,身段好翩躚。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在折可適兩翼包抄下,石寶卻陷入危急中,八大將又不能從中間快速回救,折可大、折可存、折可求率大軍正扇形從後面排山倒海般擁來。
方臘見勢不妙,只能使出殺手鐧,重灌部隊迎面而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折可適,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聽半空中傳來一位老婦人的怒喝聲,猶如晴天霹靂,震攝三軍。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家折太君佘賽花也,後面便是赫赫有名的楊家軍。
望著從天而降的佘太君,方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哪跟哪啊,他只得叫了暫停。
兩軍對壘,是不講情面的,但方臘看到了佘太君手中的一根龍頭柺杖,這柺杖可大有來歷,是折、楊兩家長期保家衛國的見證,據說也得玉皇大帝欽點,方臘是識得的,所以才叫了暫停,以示對國家英雄的尊敬。
方臘拱手道:“老英雄有何見教?”
佘太君正色道:“我軍正在抗擊外寇,這折可適是我後代,國家邊防重要將領,汝以妖器滅之,是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方將軍慎行。”
說罷,又把折可適叫過來,對其曰:“方將軍乃忠義之士,也是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與他必須休兵和好,共同對外。”
折可適是個機靈人,當時情況也十分危急,佘奶奶出手相救才保得性命,大道理在上,他不得不聽的,當下與方脂握手言和,兩軍自然歡喜。
後面折可大、折可存、折可求也上來見了佘太君,方臘忙將大家迎進城,讓梁中書設宴招待,佘太君記掛朝廷,便叫他們在大名府休整,自己則飛去汴京救駕去了。
有詩讚曰:
折家有太君,為國統三軍。
出手來相勸,英名萬代聞。
佘太君會飛?是的,這個特異功能並非她修仙的成果,而是玉皇大帝對她的褒獎,當時天庭編制有限,否則也會考慮讓這位民族大英雄入編的。
儘管沒有入編,但玉皇大帝已在她的龍頭柺杖上施了法,其危急之時,這根柺杖便會化著一條金龍來保護她,這可真是: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至於此時的玉皇大帝是不是余文斌,就有些糾纏不清了,這正是一個典型的量子糾纏現象。
話說岳大鵬正在進退兩難之際,折太君突然駕到,心中大喜,他正愁無法出面時,合適的人便來了,可真是巧啊。
嶽大鵬急忙把佘太君請進宮,宋徽宗大喜,親自扶佘太君坐下,有佘太君保駕,就等於有玉皇大帝保佑,他大可高枕無憂了。
此時的情況是,城外有以王稟為首的勤王大軍,城內有梁山一百單八將,宮裡有嶽大鵬的特種部隊。
從部隊人數看,朝廷佔有優勢,從武器方面看,梁山有一定優勢,總體而言是勢均力敵了。
作為佘太君的頂頭上司,嶽大鵬迅速將目前的軍事態勢作了簡明桅要的講解,也講明瞭自己的觀點:鬥則兩敗俱傷,和則天下太平。
宋徽宗面對自己最大的倚靠,也表達了自己願意與梁山聯軍談判的決心。
折太君此行本來就有此意,現在可謂一拍即合,當即領旨,接下談判這活。
龐統掐指一算,知有貴人到,當即對晁蓋說道:“談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