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津聽雨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上,這個煉油廠可是需要用大量的水,臣看這周圍都沒有水源啊。” 匠造司朗懷慶不知道王爺為什麼把廠址選在這裡。 “本王昨日便已考察過,北面十里冰山下有個堰塞湖,水量很大,可以把水引過來。” 趙無庸不想浪費口舌,還有不少事等著自己呢。 直接解釋道,“而這裡離火油噴出口比較近,可以減少火油運輸成本,引水的成本總低於運油的成本吧。” 朗懷慶一聽,既然水不是問題,那還說什麼,“是臣考察不周,那微臣就去安排。” …… 煉油廠土建方面的東西不多,就是平平場地,打打地基,修幾個水池,工人住房,原料和成品堆放場地等等,很快就弄得差不多了。 就是這煉油裝置,趙無庸也弄過啊。 不過前世去朋友搞的小煉油廠看過,用的原料是廢舊塑膠和廢輪胎,不過原理應該差不多。 按照土法煉油的生產流程,這煉油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把原油高溫加熱,將原油蒸餾氣化成油蒸汽,把油蒸汽冷凝成液體,就成了柴油或者汽油。 不外乎增加些油罐、水箱、除硫、除雜質、脫色和廢氣淨化的裝置。 據說還有更簡單的土辦法,一個大油罐裡面隔成兩層,下半部砌磚做爐體,上半部當成蒸餾釜,加上油升上火,油氣經過迴圈水池冷凝就出油了。 只是這樣得到的油品比較差,只能做磚廠、瀝青拌合站做燃料或者是做瀝青、油漆的溶劑使用。 趙無庸可不想太馬虎,畢竟自己能不能開上手扶拖拉機是要靠這油的。 沉浸式思考了很久,寫寫畫畫整了幾天,書房地上滿是廢紙,愣是把自己弄成了只拆家的大哈。 終於,什麼導熱油爐、蒸餾反應釜、列管式冷凝器、酸洗罐、鹼洗罐、過濾器等等設計圖紙一一弄了出來。 考慮到這些東西少不了管道安裝需要進行管道焊接,順帶著把電石生產工藝、氧氣生產工藝以及氣焊裝置的圖紙也弄了一套。 匠造司動作還是不慢,才拿到圖紙三天,就把需要的東西弄好拖到了煉油廠。 只是這安裝反倒耗費了七八天時間,工具不行啊。 管道安裝需要用的專業工具太雜,後面為了減少焊接量,直接在鍛造管道時弄成大小頭,接頭中間用耐高溫的膠泥粘接然後固定,才加快了安裝進度。 “王爺,東西倒是弄得差不多了,可是這溫度計和壓力錶怎麼辦?” 朗懷慶撓著頭問道。 溫度計?倒是沒考慮周全,因為沒參照啊。 嗯?石蠟的熔點在兩百度左右,鉛的熔點在三百三十度左右,倒是可以參照這兩種東西的熔點做一個土溫度計。 至於簡易的壓力錶倒是簡單多了。 “你弄兩條一公分左右寬的銅片和鐵片鉚在一起,擰成螺旋卷狀作為溫度感測裝置,弄個鐵盒子作為保護殼,殼子上裝一根細鐵管作為熱源傳導管。 把感測器裝進保護殼,一端固定,另一端與細軸連線,可以自由活動的自由端,在自由端軸上裝上指標,指標下面做一個錶盤。 當溫度變化時,感溫裝置的自由端會帶動細軸上的指標產生角度變化。” 趙無庸邊說邊在紙上畫著草圖,給朗懷慶一一解說。 “這個時候還不能測量溫度,還需要有個參照。 找個小爐子,和有蓋的坩堝,坩堝的蓋子弄個和測溫計上的小鐵管外徑相同的小孔,把測溫計上的鐵管透過小孔插進坩堝裡面。 爐子點火,把裝了石蠟的坩堝放進爐子裡面加熱,石蠟的熔點大概是兩百度,觀察到石蠟融化時測溫計上面指標轉到的位置,並在錶盤上刻畫下來,這就是兩百度的位置。 然後把石蠟換成鉛,按以上的步驟重複進行,在錶盤上刻畫出鉛熔化時指標的位置,這就是三百三十度。 然後把錶盤上面兩個刻度只間的長度十等分刻畫出來,每一個刻度就代表十三度,這樣基本上就勉強可以用來測溫度了。” 趙無庸看著一臉懵逼的朗懷慶,再次解說了兩遍,朗懷慶才表示差不多明白了。 壓力錶簡單的多,給朗懷慶寫了壓力和壓強的公式,解釋了壓強和壓力的關係。 讓他以十米高的水壓為十公斤力作為參照,弄個彈簧,一端固定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