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進行了解,不能用教官單向的角度來陳述:這是考驗自己叢集在面臨火力壓制時的心理素質。
在衛鏗的記錄中:這是給自己打預防針,瞭解一下在機槍掃射下匍匐前進的感覺。不至於到時候自己集體慌亂,趴在地上什麼都做不了。
此次參謀推演的物件,是吉安城在內的人類城邦。
在過去,這些城邦外圍三米高的水泥城牆以及城牆上斜對外兩米長鹿砦,以及碉樓的火炮、機槍,讓衛鏗沒法攻擊,而現在,無論是新來的火炮,還是現在自己化工廠就能生產的炸藥,都有一定的攻堅能力。打穿這個城牆變得有可能了。
當然目前的戰略是經濟上對這裡區域的人類們進行整合,熱戰的機率非常小。衛鏗的對人類們的政策也是極力避免熱戰。
現在之所以一筆一劃的演練小機率的事情,那是因為同粵地基因群落的第二次衝突中損失的10個自我個體,讓衛鏗不論機率,對一切後果嚴重的事情都做好了預案。
……
時間來到了六月份,颱風來了。關於颱風,衛鏗沒有在大海上預設氣象站,但是衛鏗在生命輻射的感知上,確定了大洋上的生命輻射有異常現象,所以猜測到這是颱風。
去年剛抵達這個世界時,衛鏗還僅僅在一個居住點上,僅僅是感覺到下了幾場暴雨。
颱風路徑很多時候會打個圈圈,在寶島那邊是年年登陸,刮地皮一樣橫掃,大陸其他區域僅僅是氣旋影響。
而今年這次顯然是一場大的。颱風的主體就在自己這裡。
超大規模暴雨席捲了整個珠江三角洲,光著膀子穿著蓑衣的衛鏗們看著這大自然的偉力不由心生感慨。
同時也在為自己的操作感覺到明智!
某衛鏗得意滿滿的認為:自己不愧是炎黃種,天生就會治水,這應該是基因上的天賦吧?嗯,一定是的。
由於缺乏歷史氣候資料,歷史降水資料,以及各地區水文資料的記錄,衛鏗沒法分析出年降水量多少,以及各個河道的水流有多少。所以無法採用‘加固關鍵河堤’有效疏導的策略,只是採取了重點保住自己區域的方式。
也就是把自己的上游可能遭遇大流量洪水的地方進行了爆破堵塞,讓上游水流從兩側流走,這就類似一個斜坡,你手朝著那個地方稍微一擋著,水就從其他兩邊大流量的漫下來,衛鏗嘛,也沒動用多少勞動力,也就是在自己上游七個河道上做了幾個壩。具體自己要挖的土方不超過一千。就成功讓上游水頓挫了幾十公里,百分之四十的水從支幹幾百條小溪分流而過,將這些往年並沒有滿的水道灌的滿滿的。
衛鏗的居住區都基本在高地,只要附近河道的水位不超過大石頭上燒錄的標尺,那麼就沒有水災。
但是這手段站在外界視角來看,歷史上有個同型別的典故,並且創造了一個經典成語“以鄰為壑”。如果大禹看到衛鏗這麼治水,絕對抄起草鞋猛抽這個不肖子孫。
衛鏗這治水可謂是缺德點數加到ax。
衛鏗居住區,農田區域都保住了,而一些叢林區,額,這些地勢可能比農田還要高的區域全部遭殃了。
在遭殃區,一叢叢樹梢直接被滾滾洪流給漫過了,動物一撮撮的聚集在巨大少數高地上,然後看到水流漫上來,絕望無助。
滾滾洪水淹沒的地帶上,有時候一棵樹上,有著七八隻怪異的食草動物用觸手卷著樹枝,無比膽怯地看著這千里澤國的恐怖畫面,然而最終大樹的根部土壤被沖掉,幾十個動物全部噗通掉在了水裡,在洪流中掙扎。
……
中國的文明很早就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威力,並且發明了‘水火無情’這種詞。
衛鏗穿梭到這個位面正可謂是‘天災軍團’降臨,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