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起劍,未入佛前,老僧也是用個用劍的人物,而他來自於遙遠的長安。
盲眼老僧佛號了凡,原名陳痴狂,出生寒門,卻天賦異稟。
那年長安花朝節,見過畫舫上的長安花魁魚九思後,便再也無法忘記。
那時的他傾盡家財,只為見魚九思一面。
魚九思閉門不見,他於大雨中立了三日,尤不能打動九思分毫。
那日之後,他便聞魚九思嫁給了一揚州富商。
痴狂聞之大慟,後醉心於一劍,成為長安最出色的劍修。
十年後,他於長安向天下修士問劍,以五境修為跨境斬六境,名動天下,成為長安劍魁。
待他成為劍魁後,已為人母的魚九思親自從揚州入長安拜訪,說對痴狂仰慕已久,欲長在陳痴狂左右。
那日他慘然一笑,只留下一句:“你愛的不是我,是那長安劍魁,天下第一的名頭。”
然後便封了劍,離了京城,成為了如今集水鎮外須陀寺的老僧人。
如今,他看到了陳青山,不由得想起了一些當年往事。
須陀寺的大佛足有三丈高,卻只是泥塑,佛前香火嫋嫋,盲眼老僧取了些香灰給二人服下,算是解了他們身上的毒,至於身上的外傷,還要休養。
“大師,為什麼不給佛陀塑一個金身,就跟旁邊的龍王爺一樣?”陳青山望著泥佛,低眉順眼,總覺得不夠氣派。
盲眼老僧一笑:“泥塑好啊,若是破了,我到院裡取點泥,用水攪和一下,就可以修補。佛在土裡,土裡的才是佛。”
陳青山聽得半懂不懂。又問起那龍王爺的廟為什麼擋不住古屍,不是有念力金光嗎?
老僧給陳青山解釋了緣由:起屍早早地離了魂,不在三界五行之內,他是見不到金光的,見不到,自然也就對其無用。
後陳青山便與吳關山在寺廟裡歇下了。
第二日,陳青山,吳關山一起早早地登上了鎮外的唐樓,三藏小和尚也跟了過來,他要去集水鎮買些香燭。
陳青山喜歡登高樓,因為在高樓上,世間萬物就小了,他也就少了很多煩惱。
這片天地很大,大唐在中間,南邊有妖廷,吐蕃。西北有蠻人,北邊長城外是極寒之地,至於東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裡有鮫人,織綃綺麗。
至於更遠的地方,陳青山不大清楚。
只是大唐還未立國之前,有個和尚,出了陽關,在樓蘭的大漠中枯坐了三十餘載,後跨過崑崙,獨自殺穿了妖廷,在最南邊的楞迦山上留下了三千密藏後,便成了佛。所以,天下的最南邊,應該是楞迦山。
樓下一束白河向北流去,讓陳青山想起了“逝者如斯夫”的古語。白河之上有石質拱橋,石橋最低處懸著一把鏽跡斑斑的鐵劍,據說是為了防止走蛟。
可以看到一輪車駕出現在了石橋之上,車駕前後皆有士兵。
而最前面之人寶馬配玉鞍,手中是一杆青銅之戈,威風凜凜,赫然是一名二境的馬伕。
這世間修行的門道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為九境,從低至高。
這名馬伕的出現,意味著一名貴人到達了集水鎮。
陳青山三人皆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車駕之上有烙印,那是一株青色的麥穗,此烙印為長青書院獨有。
天下書院無數,但能傳文脈的唯有三座:聖衍,白鹿,長青。
聖衍書院為聖人所創,為天下正統,長青與白鹿皆由聖衍所出,後自成一脈。聖衍書院在神都,白鹿在豫章州龍虎山之側,長青則毗鄰渤海。
遠從渤海而來的貴人,不知到這小小的集水鎮幹嘛?
車駕上有三人,一清朗少年,還有兩名中年儒士,三人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