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然好像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劉禪不僅要東進,還要西擴。
為了進一步拓展帝國的疆域,他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印度東南部。
這片土地雖遠離中原,但是劉禪確實深刻知道當地的土地非常適合發展農牧業,發展成人口大國。
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前,中原王朝是無法直接掌控此地的。
使者一趟來回半年以上,根本建立不了直接的郡縣統治,但是諸侯國則就可以了。
除非把都城放在昆明,但那是不可能的。
於是,建興二十二年,劉禪任命三子劉瑤為西蜀王。
率領七千五百名精銳兵馬,一百多條船隻,走交州之南、過海峽、入印度洋。
巴蜀不分家,但是劉禪覺得‘西巴國’聽起來有點罵人的感覺,所以封了西蜀國。
劉瑤自幼聰慧過人,深得劉禪喜愛,當然,太子的寵愛永遠是最大的。
劉瑤在太學勤學苦讀,同期畢業生中非常優秀。
畢業考中,他以一篇‘我的皇帝父親’取得政論科目考試的第一名。
劉禪給他任命的西蜀將軍是虞聳,心腹虞翻的兒子,文武雙全。
虞聳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曾經夷州之戰擔任軍司馬,後來在東宋群島升為了校尉。
回國之後在南洋水師擔任副提督,現在被提拔為西蜀將軍,晉升也是相當迅速了。
出發前,劉瑤精心籌備,招募了一批熟悉西洋航路的商人為嚮導。
這些商人常年往來於交州與印度之間,對沿途的海域、風向、潮汐瞭如指掌。
劉瑤深知,此次遠征路途遙遠,充滿未知的風險,唯有依靠這些嚮導,才能確保航行的安全。
建興二十二年夏,劉瑤率領船隊從交州出發,沿著南海一路南下。
船隊浩浩蕩蕩,旌旗招展,氣勢恢宏。
然而,航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船隊剛剛駛入馬六甲海峽,便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海上風暴。
狂風呼嘯,巨浪滔天,船隻在風浪中顛簸不已,彷彿隨時會被吞噬。
劉瑤站在船頭,緊緊抓住欄杆,目光堅定。
他下令船隊收緊帆索,穩住船身,儘量減少風浪的衝擊。
經過一夜的奮戰,船隊終於脫離了風暴的中心,但仍有幾艘船隻不幸沉沒,損失了一些糧草和物資。
風暴過後,船隊繼續前行。
劉瑤親自慰問受傷的將士,鼓勵大家堅定信念,繼續前行。
在他的鼓舞下,將士們重新振作起來,船隊再次揚帆起航。
經過一年的航行,船隊終於抵達了印度東南部的德干高原東部沿海平原。
這片土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豐富,來自印度洋的水汽使得這一帶降水豐沛,氣候宜人,非常適合發展農業。
劉瑤站在船頭,望著眼前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激動與期待。
他知道,這片土地將成為他建功立業的起點。
他立即下令在登陸地點建設港口,作為未來與中原聯絡的樞紐節點。
第一次帶來的是王三師,也就是七千五百人的精銳部隊。
站穩腳跟之後,他立刻命令艦隊返航,去將他的一萬戶人口、糧草,物資全都帶來。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西蜀王國將佔據中間位置,更有商業優勢。
來自西方的阿拉伯海船和東方的海船,都得在他這裡停駐休養。
然而,這片土地並非無人之境。
港口建設同時,他也打探到沿海平原上分佈著十二個夷人聚落。
這些夷人雖然文明程度較低,但勇猛善戰,對外來者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