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第1/2頁)
九個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竹刻畫面結構完整協調,雖為淺刻,仍有柔緩起伏,陡猝高下,修竹清雅,寥寥幾刀便勾勒出船塢和臨湖的涼亭。
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格調高古雅緻,頗有遠離塵囂之感。
眾人不禁微微皺眉,這是什麼詩呢……
翠竹、湖水、涼亭、船塢……
有人低聲呢喃道:「莫不是門泊東吳萬裡船?」
「不,不像。」旁邊一人搖搖頭:「那是初春,而且也不該是翠竹,該是翠柳才是。」
其他人都在看竹刻的畫面,譚波景的目光卻粘在陸子安手中的刻刀上久久無法移開。
這刀功!
淺刻、深刻、留青俱精,刀法細膩全面,在各種技藝之間切換自如,他看過那麼多人雕刻,除了白大師,真沒見過誰刀法運用得如此酣暢淋漓!
而且由於陸子安書畫基礎紮實,做出來的竹刻作品工緻雅靜,極具大師風範。
當他輕輕以指腹刮摩掉浮刺,吹掉浮屑,整個作品也算是完成了。
畫面上是一處鳳尾森森的竹塢,清幽之至,遺世超塵。
濃重的陰雲沉積不散,寒霜的遲到才留下了幾枝枯萎的荷葉在風中舞動,聽上去彷彿是秋雨瀟瀟。
右側有大面積的留白,反而給了人想像的空間,彷彿遠處那隱約的竹紋都化為了幾重山水,幾重城池。
譚波景忍不住在心中默唸: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的詩,素來只能體會和品味,而這竹刻卻精細地將整首詩的意境和情思都描繪了出來,實在是難得……
「喛?老譚你可不能賴皮啊哈哈哈。」
譚波景被人推了一下,才回過神來,笑了笑:「我早就猜出來了……就是陸先生這刀功實在太精湛了,我都看入神了。」
眾人善意地笑了起來:「怕不是想不出來在犯愁吧?你說你猜出來了,你倒是說說,這刻出來的是哪首詩?」
陸子安微微一笑,將竹筒遞了過來:「譚先生。」
「啊,好。」譚波景拿到手裡,近看更覺這雕刻手法細膩獨到,整體清雅,給人以平和的視覺感,不過這般欣賞把玩便已覺精妙無比。
越看越心喜,譚波景輕聲一嘆:「好啊,這雕工如行雲流水……」
「哎喲你先別顧著誇陸先生的雕工了,你就說,他這刻的是哪首詩!」這些老爺子一個個都是一副看好戲的神情。
譚波景一揚眉:「當然是留得枯荷聽雨聲啊!你別告訴我你們沒看出來!」
「哈哈哈哈,果然他也看出來了。」眾人大笑。
譚波景卻是越把玩越心喜:「哎呀你們看看,這線條!這構圖!我看看我看看……」
他將竹筒舉起來,眯起眼睛:「就是這欄杆怎麼像是木的……」
「怎麼會,我們站這看著的,就是竹子做的,怎麼會是木的?」有人笑話他,伸手拿過去細看。
「哎呀,好像還真是木的啊……」他推了推老花鏡:「這,不應該啊,也不像是粘上去的……哎,你看看,這。」
他們一群人互相傳遞,將竹筒翻過來覆過去地看,最後譚波景疑惑地看向了陸子安:「陸先生,你這……」
「對,這是一種新的技藝,叫亂真雕刻法。」陸子安微微一笑,理了理袖子:「似木是竹,竹木相融,取真假難辨之意。」
「亂真雕刻……果然精妙!」譚波景忍不住握緊了幾分:「陸先生,這,試問能否割愛?我實在喜歡得緊。」
「……」陸子安表示這個真的純粹練手之作,沒想過要賣,畢竟之前還在拿它教學……
見他為難,譚波景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