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義諸問題顯然是一位海軍軍官的職業領域之外的事。不過,將門羅主義的提出看成一個事實、認識到它體現的是一項重大的國家利益而不僅僅是美國大眾對於南美革命者的同情也就夠了。如果門羅主義僅僅是後一種意義上的,它無疑將被證明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轉瞬即會被人忘卻的東西。完全基於同情之上的宣告從來都是如此。一代又一代,我們為土耳其統治下的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亞美尼亞人的苦難所觸動;但是,由於我們自己並未受到什麼傷害,我們的情感從未轉化為行動從而也就只存在於霎那間。我們並不比其他國家能少受華盛頓所闡述的這個深刻真理----1778年以及此後的法美同盟令人頗有苦澀之感的功用將它烙入華盛頓的意識之中----所支配:期望政府依照非利益動機行事是荒謬的。門羅主義之所以一直保有其活力,一直自如地表達著我國人民對於大海那頭土地上的各種事件的本能關注,是因為它表述了一項關於自身利益的不變原則。這項原則在其初生之時針對的是為人們所擔心的歐洲對美洲的可能干涉。當時這種可能不僅取決於歐洲方面繫於有關地區的實際利益,也取決於幾個歐洲大國之間的純粹是政治性的安排,而這種安排本身是當時垂死的殖民主義觀唸的體現。因此,當門羅主義被首次運用之時,它表明了美國人承認確實存在著歐洲捲入的危險,雖然和今天的局勢相比,當時的局勢中並不包含多少對歐洲的切實利益的刺激因素。從此以後,門羅主義又得到了多次不盡相同的運用,而這些運用所基於的事實背景的重要性也日益上升,並在今天達到了頂峰。美國已成為一個太平洋強國,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依賴地峽運河來進行它的兩大海岸之間的交流。這樣,根據變化著的形勢,門羅主義被作了修整。從這種靈活性而不是最初的門羅主義宣告的字面上,可以看到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原則的本質特徵:承認不處於美國政治控制之下的海外地區不僅關係到單個美國公民的利益,也關係到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所具有的利益;所以,在某些可以想像的情況下,我們也許會被迫對這些地區採取行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