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第2/2頁)
[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和美國的再次聯合邁出不同尋常的一步,卻突然碰到了這麼一幅最終圖景:其中的情形我不會說不可能出現,但肯定會使英國許多在多個世紀中辛勤得來的成就付之東流。分裂、國家認同感的消失、制度的甚為劇烈的改變、一個世界範圍內的帝國向一個大聯邦下屬部分的地位的淪落,這些也許就是英國在遙遠未來的命運。我確信,假如我是一個英國公民,這種前景不會在今天吸引我沿著這樣一個方向挪進一寸。無疑,這張在所有鳥的視野中張開的網一無所用。
指責喬治&iddot;克拉克爵士和懷待先生的建議只會將那些他們謀求去說服的人趕開得更遠是沒道理的。這些建議都是清晰、坦率和有條有理的,它們的前提充分考慮到了兩國共同利益的無可非議的理由。對於喬治爵士的建議,密切的私人關係使我有幸能更好地瞭解。它的妥貼不僅僅由真誠的善意和對於任何關係到美國的問題的廣泛認識所決定。如不去挑剔這些建議的細節----對此我提不出多少意見,我對它們的異議僅僅是:我不認為時機目前已經成熟。在美國人的心中和認識中,還不具備接受英美聯合的土壤,我也懷疑是否英國公民更有心理準備。兩個建議都想到了英美間的海軍同盟,雖然具體的主張不一。可是,難點是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尚未認識到或承認它在海洋上有著巨大的利益;而且,我國人民的大多數依然堅持深植於我們已往的政治史中的這種信念:我們的抱負應該受限於洗拂我們的東部、西部和南部海岸的三處海洋。對我來說,我相信這種認識曾是真理,但甚至對當前而言----更不用說對於如此之近以至於幾乎不需要預言家的解讀的未來、它再也不能被認為是正確的了。如果它只是一種偏見,就必須在採取其他行動之前被清除出去。在我國,如果要有穩定的、一貫的國家政策,它就必須和公眾的信念保持一致。後者一旦形成,長時間也許無聲無息;但碰上特定的時刻,就會化為強有力的行動,如1861年北方和南方在多種因素驅使之下的行為所表明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