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第1/2頁)
謝王堂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封北伐大獲成功,疆域得到空前的開拓,儘管他的地盤很大,但將士百戰疲憊,新得諸州人心未撫,短時間內倒也無法再大規模的興兵。
於是,劉封分派諸將鎮撫備州的同時,自己則率十萬兵馬回歸洛陽,正式以大司馬的身份輔理朝政。
劉封打仗是有一套,但治政卻非他強項,這一點,他倒也有自治之名。
故而在回歸洛陽之後不久,劉封就以漢帝的命義,拜龐統為尚書令,令其代自己全權處理諸般政務。
同時,劉巴、蒯良、顧雍等諸般文臣,或是元從有功之臣,或是歸降的有名望有實力的新臣,劉封也不吝惜封賞,令他們名列九卿,備盡其才。
至於武將方面,劉封也大肆的封賞,魏延、黃忠、甘寧、馬謖等將,分任前後左右將軍,其餘陳到、徐庶、文聘、孟達、潘璋、凌統等新1日之將,亦備有升賞。
漢帝還都後三月,青州臧霸等半割據半獨立等勢力,眼見劉封已坐穩中原,大勢已定之下,不敢再有猶豫,紛紛的將家眷送往洛陽為質,而臧霸本人亦自請卸青州刺史之職,入朝為官。
劉封趁機便準臧霸之請,封其為鎮北將軍,調其入朝為官,並改任蔣琬為青州刺史,令其接替臧霸之職。
青州之事一解決,東方便已無憂,中原戰爭創傷在慢慢的醫治,吏民之心也在逐漸歸附,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
這一年舂,有人開始不安份了。
第一個不安份的人就是馬謖,他公開上表朝廷,大肆的頌揚大司馬劉封的功績,請求漢帝封劉封為國公,以表其功。
兩漢以來,稱國公者唯有王莽一人,世人皆知稱國公便是向篡取帝位邁出的第一步。
當年曹操之時,朝廷中也曾一度掀起一股支援曹操稱魏公的輿論,當時曹操是採取默許的態度。
本來漢帝已經被逼無奈,打算封曹操為魏公的,只是後來連戰連敗,搞得曹操無心再去想此事。
眼下劉封所處的環境,與曹操相比一個夭上一個地下,在實力劇增的同時,劉封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相應更高的權位。
於是,在劉封的默許下,繼馬謖之後,龐統、蒯良、劉巴等重臣,紛紛向漢帝上表,繼而則是備州備郡的地方大員,亦是群起而效仿。
雪片似的上表飛向朝廷,漢帝劉協沒有理由,也不敢拒絕,無奈之下,只得下詔,封劉封為宋公。
劉封自然是學著當年曹操的樣子,上表自謙,婉拒了漢帝的封賞。
漢帝也知劉封是在走過場,於是隻有再度下詔。
三讓之後,劉封不再推辭,遂欣賞接受了漢帝的封賞,正式稱宋公。
在劉封的暗示下,劉協不僅封了劉封為宋公,而且還賜以他象徵權位的九錫之物,並劃譙郡、梁國、沛國、陳郡、山陽郡、濟陰郡、汝南郡、陳留國、彭城國,總計九個郡國,作為劉封宋國的封地。
劉封稱宋公之後,以陳留為其宋公國國都,並立子劉裕為世子,同時,對朝廷文武大臣,多授予了宋公國的官職,將朝廷的軍政處置機構,逐步的轉入自己的公國體系中來。
劉封坐擁荊益交揚等十一州之地,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稱公建國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反對之人自然是有的,但也都是一些蚍蜉撼樹之輩,根本無法逆轉大勢。
不過,劉封的稱公建國,卻讓西邊的劉備坐不住了。
就在劉封升格為宋公後不到三個月,劉備就派使者前來洛陽,向漢帝表奏自己為關中王。
劉封好歹是先稱公,而劉備這廝,盲接就奔著王爵而去,這味口還真夠大的。
不過這也難怪了,先前無論劉備對劉封有多恨,但二人反曹的立場卻都是一致的。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