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39年,蘇維埃烏克蘭同加里西亞合併,這為烏克蘭化提供了強勁的新動力。加里西亞的幹部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1945年,外喀爾巴阡地區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當地有一個羅斯人區域,至今仍頑固地拒絕使用烏克蘭名稱。
給烏克蘭的第二份禮物是赫魯雪夫於1954年送的,到了1991年經葉爾欽在別洛韋日森林預設,於是全蘇直屬的俄羅斯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實際上競被兼併。
後來的&ldo;獨立的&rdo;烏克蘭,&ldo;形成&rdo;史的基本環節便是如此。
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的規模相當大。它始於1920年布拉格的一個不大的民族主義分子小組,由烏克蘭軍官構成。那個在當地成立的組織是一個搞恐怖活動的烏克蘭軍事組織,構成其基礎的是烏克蘭人民軍和烏克蘭加里西亞軍原來的幾個軍官。烏克蘭軍事組織在1928年共有近2000人。該組織領導人是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軍上校葉夫蓋尼?科涅瓦列茨。在西烏克蘭,烏克蘭軍事組織分部由安德烈?梅利尼科夫上校領導。
烏克蘭軍事組織宣傳烏克蘭獨立思想,但其基點放在恐怖活動上。該組織為了在反波蘭和反蘇活動中獲得同盟者,遠在1921‐1922年便同德國軍事諜報機關建立了聯絡。他們用有關德國這些敵人的情報換來經費和在德國自由活動的權利。1928年,波蘭人掌握了烏克蘭軍事組織和德國特工機關有聯絡的證據,提出了外交抗議,德方才停止向烏克蘭軍事組織撥款。。
1929年,在民族主義組織代表大會(後稱首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代表會議》上,烏克蘭軍事組織更名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成為一個非法恐怖機構。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希望建立的獨立的烏克蘭,西部從桑河起,東部到北高加索止,這一事實值得人們注意。在東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居住著許多幾乎俄羅斯化了的烏克蘭人,遠在18世紀他們便已移居該地。除此之外,按他們的意見,俄羅斯聯邦和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與其接壤的某些領土亦應併入烏克蘭。
1938年烏克蘭軍事組織‐‐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的頭領科諾瓦列茨被打死之後,1939年8月2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之前,在羅馬召開了第二次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大會,安德烈?梅利尼克上校當選為該組織首腦。
1939年9月,德國侵佔波蘭西部,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中的一些積極分子,其中有斯捷潘?班傑拉,從監獄和集中營裡被放了出來。他們都是1934年由於殺害波蘭內政部長布羅尼斯拉夫?波列茨基而在那裡服刑的。
班傑拉出獄之後,便把一些不滿於梅利尼克領導的人匯集到自己旗下。從這時起,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少數)和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多數),即梅利尼克分子和班傑拉分子,便開始相互仇視。他們的意識形態實際上是相同的,差別僅在於梅利尼克分子同意跟德國納粹更進一步妥協;而班傑拉分子雖也同德國人積極合作,但卻提出在活動中也可以依靠其他國家。
反對德國法西斯的衛國戰爭打響之後,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的部隊立即積極活動起來,在烏克蘭西部地區動員起近一萬人的民族主義武裝,做好了戰鬥準備。他們立即被投入戰鬥,開展破壞活動,切斷紅軍各部隊之間的聯絡,向後方、司令部和部隊進攻。
維爾紐斯的猶太人伊利亞?約涅斯於1941年6月住在利沃夫,他作證說:&ldo;我們多次試圖隨撤退的俄軍離開城市,但都沒有成功。在利沃夫以東的郊區和農村,有人埋伏在那邊向逃跑的軍隊開槍射擊。犧牲的人很多。開槍的是一些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匪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