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ldo;科學&rdo;分析的後果很快便顯現出來。而且,這樣的&ldo;理論&rdo;基礎還要加上基輔當局的政策。
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懷著狂喜的心情歡迎首批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遣送回國的情景仍記憶猶新。他們的一個領導人喬爾諾維爾說:&ldo;這是一股可以幫助我們把所有俄國人趕出自治區的力量。&rdo;
一年年過去,現在可以說,他是對的。克里米亞韃靼族代表團在烏克蘭總統身邊設有代表,它在克里米亞最高蘇維埃積極鼓吹分裂主義政策。任務明確而又公開:建立克里米亞韃靼國,接受土耳其庇護,脫離烏克蘭。
口號是:&ldo;這是我們先人的土地,我們是它的主人,而你們現在是外來戶。&rdo;這一口號正在被堅定不移地強行加以推行。肆意強佔土地,製造大規模混亂,毆打具有斯拉夫體貌的人,包圍政府大樓。當局表現出(我認為是故意的)無能為力。只有少量刑事案件能夠得到法院審理。極有可能是出於對俄國人盲目仇恨,烏克蘭當局同意將克里米亞交給克里米亞韃靼人,在那裡建立一個對烏克蘭&ldo;友好&rdo;的國家。
看到克里米亞發生的種種事件,看到克里米亞韃靼人好鬥的立場及烏克蘭當局對此事的態度,使人不由得要去翻閱我國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各方為自身安全,不得不按族群隔離與敵對國家氏族同種族的人員。英國對日耳曼人,美國對日本人都是這麼做的。蘇聯的日耳曼人從國家歐洲部分被遷往西伯利亞、哈薩克、中亞。
除此之外,眾所周知,在紅軍解放了一度被德國佔領的領土之後,克里米亞韃靼人,還有北高加索及其他一些地區的幾個民族,因為一度同法西斯分子合作而被遷徙。
後來,蘇聯的政治領導對史達林的行為做了評價,譴責了他的這些決定,因為這些決定懲罰的是整個族群,而不是犯罪的具體罪犯。被強制遷徙的民族獲準遷回自己的原居住區。但這並不意味國家在極其殘酷的戰爭條件下作出這種事是庸人自擾。比如,我手頭有一部多卷本20世紀世界戰爭 ),第4卷中有一份1944年5月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致國家國防委員會史達林的報告稱:
經調查和由情報途徑得知,並透過當地居民宣告獲悉,克里米亞韃靼居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積極同德國法西斯佔領者合作,並進行反對蘇聯當局的鬥爭……
德國法西斯佔領者在由德國和土耳其回國的白衛軍穆斯林僑民幫助下,建立了一個所謂&ldo;韃靼民族委員會&rdo;,下設分支機構,該委員會在克里米亞所有韃靼地區均設有分部。
&ldo;韃靼民族委員會&rdo;廣泛協助德國人利用逃兵和韃靼青年,組建韃靼軍隊、討伐隊和警察部隊,開展反對紅軍部隊和蘇聯遊擊隊的行動。在充任討伐隊員和警察時,韃靼人表現得特別殘酷。
在克里米亞地區,德國偵察機關在韃靼人積極參與配合下,在準備和向紅軍後方投放特務及破壞分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ldo;韃靼民族委員會&rdo;同德國警方一道,積極參與組織並為德國擄掠了 5萬餘蘇聯公民,在居民中為德軍募集資金和物資,對當地非韃靼居民進行大規模告密活動,千方百計欺壓非韃靼居民。
&ldo;韃靼民族委員會&rdo;的活動得到韃靼居民支援,德國佔領當局向韃靼居民提
供各種優惠和獎勵。
現在時代變了,克里米亞韃靼人同克里米亞的俄羅斯、烏克蘭人的鬥爭同60年前不一樣了。但應該知道歷史,並從歷史教訓中得出應有的結論。對歷史不能加以報復,不能像目前在克里米亞做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