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眉毛一揚,那裡的一切就都會得到調整。
如果把各種&ldo;開心事&rdo;(如俄羅斯加入了&ldo;文明國家&rdo;俱樂部,與這些國家簽訂了無數的夥伴和合作條約等等)拋在一邊,那麼歐盟和北約不顧俄羅斯外交部的抗議、說服和痛苦呻吟,執意東擴,便是赤裸裸的地緣政治的餘波了。我們這些親愛的夥伴連續不斷地強化蘇聯解體的成果,造成不可逆轉的態勢,迫使俄羅斯為了民族利益從彼得大帝時期就佔領的陣地撤出,向東方後退。
把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納入北約和歐盟,這為改變歐洲政治領土地圖又向前跨進了一步。這一步是有意識邁出的,具有挑釁性。長期以來,北約和歐盟一直未敢邁出這一步,直到確實認定,不必把我國對北約集團提出的不得越過&ldo;紅線&rdo;的警告認真對待,才有了這個動作。
說到這兒如何能教人不想到裡賓特洛甫‐莫洛托夫協定的&ldo;分界線&rdo;呢!難道北約和俄羅斯地理上劃定的&ldo;紅線&rdo;,不就是1939年劃過的那條線嗎?為什麼如今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幾個主權國家卻一言不發,默不作聲呢?答案很簡單,今天的新主子‐‐歐盟和美國使他們稱心如意。可是歷史證明,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這些朋友朝三暮四,瞬息多變,這不會嚇退新夥伴嗎?或者新夥伴需要的只是這些國家今天針對俄羅斯的政治決定?其實,所有這一切,世界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都經歷過!
對于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這些北約和歐盟的新成員來說,為了鞏固蘇聯解體後形成的政治領土新格局並使之具有進一步的穩定性,一個要素就是從這些國家排擠出當地俄語居民的主要部分,並強制同化剩餘部分。這一政策具有長期、整體的性質,絕非無足輕重。這裡講的是針對受歧視的非主體族群採取的極其廣泛的措施。問題的實質在於,對生於斯、長於斯的相當大一部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原住民,實行的是按民族特徵劃分的民族歧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