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有吸毒者、酒鬼和無業遊民。但委員會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次有組織的民族主義動亂。
然而仔細的調查表明,吸毒者和酒鬼作亂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據共和國衛生部資料,經醫學檢測,被拘留者當中沒有一個吸毒者,也沒有一個酒鬼。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指揮部,這一點也已搞清。還有一個說法:庫納耶夫身邊的人有不少都同可疑事件有關聯。他們利用了青年人的好衝動,是挑唆破壞法制的人。有個普通工人就說:&ldo;應該恢復共和國的秩序,大家在這裡相處得就像兄弟,誰同誰都沒有個人恩怨,這些暴行都是黑社會、刑事犯罪分子、貪汙分子、受賄官員乾的,他們害怕科爾賓上任後共和國形勢會發生變化,那些藏在庫納耶夫背後的既得利益者,要為這一切負責。&rdo;
可以說,在阿拉木圖事件中,某些大學中具有民族主義情緒的代表確實起到很大的挑撥作用。但不管怎麼說,當時的動亂並沒有明顯的民族主義色彩。哈薩克人和俄羅斯人幾十年來朝夕相處在一個大家庭中,此時這種影響還是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關於這一點,納扎爾巴耶夫是這樣寫的:&ldo;我認為,促使莫斯科的代表把我們完全排除在監控廣場事件之外的主要原因,是懷疑我們會利用群眾的情緒牟取私利。尤其使他們不安的是遊行群眾紛紛遞上條子,建議推舉阿烏耶利別科夫、傑米堅科、米羅什欣、莫羅佐夫、穆卡舍夫、納扎爾巴耶夫等人為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的候選人。可以說,單就這一列出的名單,也明白無誤地證明,青年人根本沒有反對俄羅斯族的人當共和國領導的意思。雖然如此,臭名昭著的&l;哈薩克民族主義&r;這張牌還是打出去了。在那些日子裡,領導人都是用一種不容反駁的、有辱人自尊心的命令的腔調來同我談話。&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