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自己歷史上的祖國來僑居。
由獨立國協各國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遷來的移民,在過去10年中的頭5年,每年就達到100多萬,而在整個90年代平均每年為38萬。對於每個移民來說,這樣的遷移其實就是生活中一次根本性的大變故,會帶來無數異常複雜的問題,說得好聽點,這些都是巨大的困難。
不過在那酒氣熏天的別洛韋日之夜,簽署檔案的那幫傢伙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呢。一定要達到主要目標‐‐瓦解統一國家,奪取夢寐以求的權力。
葉爾欽和他的同案犯做到了許多國家在幾個世紀的過程中一直想做的事:瓦解、消滅我們的國家。至於誰能夠從中漁利,這一點不難猜測。例如,1991年12月25日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喬治?布希(老布希)在自己的宣告中強調:&ldo;美國歡迎和支援新的獨立國協國家所作出的傾向於自由的歷史性選擇……這些事件雖有可能造成不穩定和混亂,但它們顯然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rdo;
早在別洛韋日協議簽訂之前,葉爾欽身邊的人就在大洋彼岸朋友們的授意下,制定出肢解蘇聯的計劃。這些人經過長期工作,影響了葉爾欽政策的形成,這些無疑對1991年12月8日透過的決定都產生了影響。例如,由波波夫提出,並經&ldo;民主俄羅斯黨&rdo;同意的計劃,包含以下內容:把俄羅斯聯邦分成7個部分,把烏克蘭分成3部分,總之,在蘇聯留下的廢墟上,要建立起17個主權國家。這個哈里託諾夫竟超過了希特勒和羅森伯格,這兩個傢伙在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之前制定的計劃,&ldo;總共&rdo;也只不過想要在我們國家成立10個轄下的帝國領地而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