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告中的兩個人‐‐布羅卡維丘斯和葉爾馬拉威丘斯沒有加入立陶宛國籍。為此,俄羅斯作為蘇聯的法定繼承人,在對他們的保護方面,顯然應該承擔某種道義上和法律上的責任。
希望俄聯邦外交部按照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8月16日在國家杜馬演講時表明的保護我國境外同胞的政治路線,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防止對布羅卡維丘斯、葉爾馬拉威丘斯及其他被告進行司法迫害。
後來的事件證明,立陶宛政府不顧任何請求,包括俄羅斯外交部的請求,於1999年 8月 26日在維爾紐斯公佈了對所謂&ldo;陰謀推翻合法政府&rdo;案件的判決,立陶宛共產黨前第一書記布羅卡維丘斯被判處移居管教營12年;立陶宛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部長葉爾馬拉威丘斯被判8年;立陶宛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庫奧利亞利斯被判6年;&ldo;蘇維埃立陶宛&rdo;廣播電臺總編米茨凱維奇被判4年;立陶宛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出版社社長巴爾塔什亞維丘斯判處3年。
審判從1996年10月起進行了將近3年。其實,從立案的第一天起,沒有這場司法鬧劇,6名被告照樣可以被成功地送進監獄。判決書早就寫好了。
至於起訴的實質‐‐這6人都被控似乎在1991年1月維爾紐斯盡人皆知的事件中操縱過蘇軍的行動。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前蘇聯國防部副部長阿恰洛夫將軍早在此案結案前一年就曾對新聞界宣稱,是他領導了準備實施緊急情況的行動,那些日子維爾紐斯軍隊的行動也是他指揮的。有人直截了當地問:&ldo;立陶宛共產黨的領導人是否知曉軍事計劃,是否參與了軍事計劃的實施?&rdo;阿恰洛夫上將同樣直截了當地回答:&ldo;不,他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rdo;
筆者是一個並非道聽途說而是對黨的機關,包括地方黨的機關,同部隊領導以及蘇聯高層政治權力機構之間的關係有清楚瞭解的人,可以很有把握地說,無論是國防部長還是副部長或其他高階軍事將領,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執行過地方黨領導人的指示。甚至蘇聯國防部長也不能對維爾紐斯這樣的事件獨立作出決定。在蘇聯,國家總統戈巴契夫是最高統帥,只有他才有權作出這樣的決定。他是如何做的,以何種形式‐‐應該由他本人誠實地說出來。因為他的黨內戰友受到了審判,而這些人在1985年信任了他,先是把黨內最高職位,稍後又把國家最高職位託付給了他。可他卻反過來一個一個把這些人全出賣了,就比如 1989年在提比裡西,1990年在巴庫;再後來到了 1991年 8月,又把整個黨都出賣了。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這個最可悲的、被立陶宛當局及其俄羅斯媒體朋友大肆炒作的&ldo;案件&rdo;吧。在1991年l月 13日夜維爾紐斯電視塔附近發生的事件中,13個被害者全都是立陶宛人。可是在那裡被害的&ldo;阿爾法&rdo;小組的克格勃中尉沙茨基卻從來不見有人提起,似乎他不是人。顯然,殺死他的只能是立陶宛民族主義運動&ldo;薩尤基斯&rdo;的某個武裝暴徒。
有充分根據推測:部分&ldo;遇難者&rdo;是當天夜間死在其他地方的一些人,而且是死於車禍。無論如何,以莫須有的罪名控告蘇聯軍隊殺人,不由得令人想起1989年索布恰克委員會的結論,說什麼士兵們在提比裡西用工兵鍬砍死了無辜少女。後來查明,原來這些不幸的少女是被喬治亞的&ldo;勇士們&rdo;踩死的。維爾紐斯發生的情況也有些類似。蘇聯的檢察機關進行了細緻的調查。檔案表明,沒有一個人是被士兵殺害的。
早在 1991年9月,立陶宛當局就收到了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