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個&ldo;民主&rdo;共和國的特工部門,又是如何以高度彬彬有禮的方式行動的呢?不久前立陶宛總統亞當庫斯責成檢察院調查一項舉報,據稱,內務部領導人員保衛局議會處的工作人員似乎在秘密跟蹤高階領導人,甚至跟蹤總統本人。而所獲情報最終似乎都送到了議長蘭茨別爾基斯手上。引起這次調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由於前總統布拉扎烏斯卡斯宣稱,他的私人談話內容竟然被其他官方人士得知。可是,這些破壞立陶宛憲法的法律又是由誰來透過的呢?
剷除俄語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俄語很快就獲得了國際語言的性質。這無疑是蘇聯威信的標誌之一。甚至還成立了一個俄羅斯語言和文學教師國際聯合會,團結了世界上76個國家的 6萬多位俄羅斯語文研究者。2003年召開了該國際聯合會第 10次會議。現在,在任何國家,總能遇到或多或少掌握俄語的人。然而,有的國家卻在起勁地排擠俄語。儘管俄語在全世界科學、文化、政治領域裡的作用日益增長,這些國家還是要這樣做!眾所周知,聯合國已經宣佈,俄語是世界性官方語言之一。
但是,在民族關係惡化的條件下,俄語卻被推上了政治問題的風口浪尖。目前正有兩種傾向愈演愈烈。第一種傾向‐‐人們希望提高本民族語言的地位,提高它在建立國家、形成民族自覺和民族精神過程中的作用。可是與此同時,又出現了另一種傾向,而這恰恰與第一種傾向相反:增長了&ldo;語言的不可相容性&rdo;。這一在改革中出現的罕見現象,成了民族關係發展中前所未有的新因素,使之蒙上了一層極其惡劣的民族主義色彩。語言因素開始被用來確定一個人是&ldo;公民&rdo;還是&ldo;移民&rdo;,是&ldo;原住民&rdo;抑或不是。在獲得完整主權之後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各國,這種現象是現實存在。語言問題從小學開始,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波及了兒童的心靈。
當前,俄語在後蘇聯時代所處的地位又如何呢?
在大多數國家‐‐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除白俄羅斯以外,都透過了有關語言的法令,宣佈只有&ldo;主體&rdo;民族的語言才能作為國語。在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俄語可以當做官方語言,與國語平等使用。在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烏茲別克、烏克蘭,俄語或者被歸入外語,或者作為少數民族語言,或者簡單地作為一種不相干的語言。在很多國家,俄語被排除在官方公文用語和社會生活以外。正如我們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為例所看到的那樣,沒有掌握當地語言的居民,只好自動喪失一系列重要的經濟、財產和政治權利。
某些國家大批關閉了俄羅斯幼兒園、學校、文化機構,在用俄語教學的高等院校裡削減了班級、系和分院。現在,俄羅斯人和俄語居民難以企及的,不僅是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甚至還包括普通教育,因為實際上教學已經全面轉為使用&ldo;主體&rdo;民族語言了。
教科書對大多數歷史事件作出的不符合實際的評價,令人深感不安。這些評價往往帶有公開的反俄傾向。俄羅斯人和俄羅斯文化在如今這些主權國家的發展上所起過的作用遭到貶低。正在成長的一代人,心目中對自己精神文化的根源出現了扭曲的認識。俄羅斯劇院和圖書館遇到了巨大的困難。
還是讓我們再回到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首先是回到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共和國已經開始施行強制同化非主體族群的計劃。議會討論了旨在排除俄語和其他語言的教育法。可是俄語乃至其他語言,乃是相當一部分居民的母語。非拉脫維亞的國立學校數量不斷減少。到以非拉脫維亞語授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