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政治家、記者、社會活動家。上世紀90年代他們中的一些人成為社會團體、新成立的政治機構、大眾傳媒的領導人。時至今日,我們也依然能在電視螢幕上和各種政治場合看到這些人的身影。現如今,他們還在&ldo;教導&rdo;人民在民主變革的條件下應該如何生活。
這樣一來,由於蘇共不能按必要方向實現改革,在一個歷史造成的極短時期內,釀成了反對派政治運動,而其中的一部分,又自覺或不自覺地促使蘇聯瓦解,促使當時存在的社會制度消滅。
對外政策:西方找到了&ldo;可以與之打交
戈巴契夫與他的前任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有所不同,後二者只是在他們在位的後期,才熱心投入外交活動,而他卻從一開始便樂此不疲。
戈巴契夫同西方的合作開始於1984年的秋天,當時他作為一個普通的政治局委員,會見了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正如所知,這次會見是由蘇聯駐加拿大大使雅科夫列夫組織的。未來的總書記在此之前不久認識了雅科夫列夫,由於志同道合,倆人一拍即合。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見的地點不是通常的倫敦政府官邸(唐寧街10號),而是郊區的切克斯別墅,那是個專門用來接待正式訪英的外國領導人,首相希望與之推心置腹進行特殊重要談話的地方。
實際上這是一次對未來總書記的摸底會見:西方領導人對契爾年科的健康狀況瞭如指掌。會見後柴契爾夫人丟擲了一句名言:&ldo;這是個可以與之打交道的人……他值得信賴。&rdo;這就是這位鐵娘子對其他各國同事發出的訊號。後來她不無自豪地說:&ldo;是我們把戈巴契夫提拔起來當了總書記。&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