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縹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來,師傅一招未出便已喪命,這可能嗎?”

“有三種可能,一者司馬真人是被殺之後移屍到養心殿,二者是司馬真人事先中了毒,三者。。。。。。”應飛揚環視在場眾人,緩緩道:“司馬真人是被他不會防備的人突襲殺害!”

一語既出,分明已入夏,一股寒意卻在觀中瀰漫開來,玉真公主打了個寒顫,道:“張師兄,不用再等了,速講此處之事一五一十呈報皇兄,請他差專人來辦理!”

一紙金書,直達天闕。

洛陽,上陽宮,御書房內,當朝皇帝李隆基方下了朝,此時正與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相談甚歡,這個握有天下間最大權柄之人,如今已年滿五十,但面上未見老態,雙鬢烏黑,面容白皙,依然是雄偉俊麗的李三郎。

而與他相對而坐的張守珪亦生的高大魁偉,儀表堂堂,面見聖上人不見絲毫拘謹,仍能朗聲談笑,正是方得勝而歸的邊關大將應有的氣度。

年前,契丹首領屈剌和可突幹侵擾邊境,在張守珪大軍出征後又遣派使者詐降,意圖誘使唐軍入陷阱,但計謀卻被張守珪識破,張守珪將計就計,孤軍深入直取敵首,反將屈剌,可突幹二人斬殺,大破契丹軍馬,而屈剌和可突乾的首級也被送往東都,懸掛在天津橋的南門。

而張守珪也奉旨親往洛陽獻捷,今日早朝之上,被李隆基當場加封為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功勳之盛,當世少有。而早朝散去,李隆基依然意猶未盡,拉著張守珪君臣交心長談。

此時,李隆基正翻閱著軍勳冊,戲侃道:“愛卿這冊勳簿,軍勳首位的安祿山聽聞是愛卿義子,卿內舉不避親,當真有古先賢之風。”

張守珪毫無愧色道:“非是臣偏私,實乃這安祿山作戰悍勇異常,每戰必身先士卒,今次只他一人,便斬首十三,而且也頗有謀略,所率軍隊常能以少勝多,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李隆基輕咦一聲,起了興致,道:“當真如此,倒引起了朕的興致,此次他可曾跟隨獻捷而來,朕想見他一見。”

張守珪道:“化外胡兒,不識禮數,臣恐他行事粗莽,衝撞了天顏,便將他留在西郊大營。”

李隆基笑道:“胡人心思單純,只需能對君上赤誠便可,禮數嘛,隨心便好,愛卿下次不妨把他帶來。”李隆基說著,硃筆一勾,在旁邊寫下,進兩級,擢衙前討擊使。

張守珪見狀,剛要替安祿山拜謝君恩,此時一內侍請入,將一紙奏章遞交李隆基手上,李隆基攤開一看,當即笑容消失,面上若烏雲密佈。

張守珪心頭正疑,卻聽皇帝道:“愛卿,不知你與上清派,司馬真人座下弟子張守志張真人是何關係?”

張守珪不明所以,卻也如實答道:“正是家弟。”

李隆基頷首道:“如此說來,卿也不算是外人,這奏章你也看看吧。”

張守珪接過奏章,看了幾眼便面容大變,震驚道:“司馬真人他被殺了?”

李隆基輕揉著太陽穴,片刻後,下令道:“元之,朕待會擬旨,先幫朕記下,司馬真人德高望勳,執掌天下道篆數十年,如今無疾而終,羽化飛天,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正一先生’”隨後意味深長的看向張守珪一眼。

張守珪為官數十載,知曉武后則天重佛抑道,而李隆基為了消除武后影響,雖明面上不說,但總是偏向道門,暗中壓制佛門。如今佛道大會將近,而身為道門領袖司馬承禎卻在自家道觀中被殺,無疑是壞了皇帝的計劃。只皇帝一個眼神,張守珪當即明瞭,改口道:“司馬真人本就是方外之人,無疾而終,迴歸天上也是應該,陛下萬莫悲傷。”

李隆基點點頭道:“卿果然知我心意,有對身旁內侍道:“元之,去,差些伶俐人將司天臺靈臺郎戚老請來。”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烽火寄平安

烽火寄平安

最愛吃腰果
關於烽火寄平安: 江湖浴血,廟堂悲歌。身不由己的江湖,爾虞我詐的廟堂,金戈鐵馬的戰事。兩位亡國世子在江湖和廟堂之中尋覓那隱藏在最深處的可怕真相。一隻無情的大手玩弄著世間的一切,千年佈局,所圖為何。一個無仙的世界卻處處留有仙的影子,何為仙,為何無仙。撥開層層迷霧,戰敗前所未有的強
武俠 連載 30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