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一壺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趕路這件事,對於從小在鹽官小鎮周圍的山山水水中打滾的少年而言,一點都不算難事。

上山下河,水中摸魚,佈置陷阱抓遍山珍野味,都是平常事,走幾十裡山路,每天在小鎮與周圍的山野之間往返來回好幾個趟,更是平常事。

不過,從鹽官鎮出鎮東行,一路走出距離小鎮十里之外,這裡就已經是曾經的那個無依無靠的小鎮孤兒走到過的最遠的地方了。

說來也奇怪,不知道是跟曾經的那座鹽官大陣關閉了外鄉人進出的通路有關,還是說有人不希望他離開小鎮太遠,總之他好像也真的沒有想過要走出小鎮十里地之外過。

就跟當初有人警告他,不許在進入那座玄女湖之後,離岸九丈之外一樣。

多少年間雖然都在不斷長大,到後來甚至都沒有人特意限制過他的腳程遠近,但他就真的像是兜兜轉轉鬼打牆一樣,從沒有走出過那個像是被人劃好的圓圈範圍,就好似畫地為牢,到點止步。

所以當他如今真的手持一根竹竿行山杖,背上揹著一隻不大不小的行李包裹,在那蟄龍背山腳下的某個小山包兩側磕了頭,然後從那座徹底歸於平凡的小鎮離開之後,才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他好像真的走出了那個,曾經就是他全部認知的小世界。

大海魚躍,長空鳥飛,水擊三千里,扶搖直上見青雲。

——

少年走出小鎮的那一刻,遠在東方萬里之外,承雲帝國,帝京長安。

這座號稱禮官洲之內獨一檔的一洲明珠,最早的時候並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其間歷經過改朝換代,取了“長治久安”之意後才改名為長安,而後作為承雲帝國京都,到如今也已有數千年之久了。

長安城型巨大,光是北側的皇室宮城,規模之大就已經超過了位於西北邊地的那座,楚元宵十三年都無緣踏入的涼州城。

宮城之外有皇城,皇城之外有城郭,三城層環,佈局對稱,坊裡整齊,街衢寬闊,可見當初營建城池時的規劃用心,以及承雲皇家的給予的重視程度。

宮城的城牆高度也遠超過外郭城牆,所以只要站在羽林遍佈的城牆頂端,就能看到長安城外東北角位置的那座龍首塬,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構建其上的那座高大奢華更勝皇宮的獨立宮殿。

那裡是承雲帝國的柱國宗祠,也叫皇家太廟,供奉有帝國曆代皇帝駕崩之後的英靈牌位,同時也生活著自承雲立國以來,歷朝歷代不斷積攢下來的柱國供奉長老。

承雲帝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三品帝國,主要的原因有三,而那座柱國宗祠便是其中之一。

此刻,有一個面目精緻、大眼圓圓的白衣少女,靜靜站在長安外城西側位置的金光門城樓上,遙遙眺望著更西側連綿不絕的無盡大山。

今日少女沒有背劍佩刀,而是將那一對刀劍一起掛在身側腰間,劍名萬年,刀名大夏龍雀。

白衣少女身側還有個風韻卓絕,同樣白衣的絕色女子,倒是一如既往沒有明晃晃佩劍在身,只是手中提著一隻不大不小的酒葫蘆,那葫蘆的細腰位置處還拴著一根顏色鮮紅的編結穗繩,長長垂落下來,乾淨秀麗,編制用心。

白衣女子李十二一邊緩緩提著那隻葫蘆飲酒,一邊打量著那個默默無言朝西眺望,面無表情的小師妹。

她其實知道小姑娘此刻為什麼會站在這裡,無非就是因為那塊魚龍玉佩,以及那座坐落在帝京城外東北角高塬上的柱國宗祠。

其實當初在涼州的時候,小姑娘像是賭氣一樣將那塊玉佩送出去給那個少年的時候,她就曾經提醒過她,有些事是不用猜就能夠知道的,今日早一些時候的那一幕就是明證。

不過此刻見到自家寶貝小師妹面朝西邊站在城牆上,久久遙望沒有回神的時候,這位名滿天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劍仙大人不會敗

劍仙大人不會敗

葉知非
寺裡供著一條小白龍,塔下壓著一條大白蛇。道觀埋著一塊凌字匾,井裡撈出一塊小破布。那條狗每到夜裡就腦門發光;後山的野猴從黃昏開始就叫個不停;池塘裡的蓮花拼命追逐月亮。豆腐西施的尾巴比腿還長,老書生披十張皮也遮不住魚腥味,城主府後花園裡骨頭比亂葬崗還多。玉香樓的狐臭隔著十里都讓人反胃,對比起來雲雨閣的陰氣也不是不能接受。那個貴妃像是玉香樓裡的頭牌,皇后不就是昨晚雲雨閣那個姑娘麼?王鯉提筆,不知該寫封
武俠 連載 373萬字
月老家的小徒弟

月老家的小徒弟

千紫穎
關於月老家的小徒弟: 她,夏雨,月老座下第九十九代親傳關門弟子。平時呢,她也就幫著打掃一下【姻緣宮】,幫月老跑跑腿,到人間去給有情人牽牽紅線這些。但是,初到人間,尚不懂人情世故的她,在成就別人姻緣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趣事呢?(千紫穎:歡迎各位看官入坑,一起認識一下月老家的小徒弟!祝大家都有情人終成眷屬!撒花!!)
武俠 連載 16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