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我執,還簡單地介紹了五蘊——將佛教當中的五蘊概念劃分為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的肉體、精神以及肉體與精神的運動,並初步抉擇出三者當中無我的結論,在下面的內容當中,我們將進一步詳細地介紹無我。
無我、空性的概念是不太好理解的,凡夫從無始以來到今天,一直認為有我,不但有我,包括其他有情眾生,以及外面的山河大地等等都是存在的,這種觀念在我們的心裡早已經根深蒂固,一下子很難改變,只有反反覆覆地講空性,反反覆覆地修無我,才能對空性有一些切身的體會。
諸如修持出離心的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等的修法,只要會講,就可以不分物件、不擇法器、不選時機地向每一個人宣講。但是,因為空性的見解與修法都比較深,故而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不但不能理解,甚至有些人在聽了以後,還會對佛教產生不好的看法,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壞習氣——凡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就認為是錯誤的,因此,這些人就會把自己不能理解的空性理論,判定為錯誤的觀點。
佛陀考慮到這種情況,於是就在佛經中規定,空性法門不能不擇物件、不分根器地隨便宣講,如果要講空性,就要選擇那些堪為法器的聽眾。誰可以聽,誰不能聽,這是有要求的。
《入中論》裡面也講過,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善根或根基,一種是空性智慧的根基,另一種是福德資糧的根基,也可以稱之為智慧與方便的兩種善根。在聽眾的智慧善根成熟的時候,才可以對其講空性。
在眼睛所能看到的外在行為方面,智慧善根成熟的標誌是什麼呢?就是在剛剛聽到空性法門的時候,便眼淚直流、寒毛聳立,表現出極大的信心。向這種根基的人宣講空性,對方很快就能證悟,因而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果在聽到空性無我法門之際,沒有任何反應,目光呆滯、麻木不仁,沒有表現出任何信心或反感,對這種人能不能宣講空性呢?關於這一點,宗喀巴大師在《入中論釋》當中說道,雖然沒有神通的人,無法瞭解聽眾的根基,也不容易把握好是否宣講空性的尺度,但諸如善知識說什麼就做什麼,對上師畢恭畢敬、言聽計從的人,即使沒有前面所說的那些反應,也有資格聽聞空性法門。
為什麼呢?因為,雖然這種人的智慧善根尚未成熟,但他們對善知識的教言是深信不疑的,在他們的心裡,善知識說了算,佛菩薩說了算,在上師與佛菩薩的教言當中,決不可能有什麼錯誤,即使他們暫時沒有理解空性,但也能接受空性,所以,像這樣的人也是可以為其宣講空性的。
還有一種根基極其下劣的眾生,他們既對空性教言沒有任何反應,也對上師沒有什麼信心,不僅如此,在聽到空性法門的時候,也會極力排斥、十分反感,認為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山河大地明明是存在的,我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怎麼能說這些東西不存在、是空性呢?”從而產生出極大的邪見,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為這些人宣講空性的。
不過,佛經當中又說,無論對空性是否有信心,都應該聽聞空性。為什麼呢?因為,即使後面那種人在聽聞空性以後,會因為對空性生起邪見而墮入地獄,但只會墮入地獄一次而已,由於聽到了空性法門,便種下了空性的種子,這些空性種子不久以後必定會成熟,因而,從地獄中獲得解脫以後,僅憑聽聞空性的善根,他們流轉輪迴的旅程遲早會劃上一個句號;如果根本沒有聽過空性法門,他們的輪迴就無始無終,永遠沒有一個結束的機會,所以,文殊菩薩認為,這種人也應該聽聞空性法門。
佛陀曾說過,在我的教言當中,有各種各樣的話題,其中很多是不了義的,那是為了度化某種根基的眾生而特意宣講的,但有一句話是絕對準確、永不改變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