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了一會,他便安然入睡,這些又不關他的事,應該是明帝頭疼。反而,京城局勢的混亂有利於他混水摸魚。 第二日,他重新去了藏書閣。 對他還回來,那藏書閣七品官還頗為驚奇,以為他攀上了雍王就會離開這事多錢少的冷衙門。 周元卻道:“浸**山墨海,豈不是我等讀書人的幸事,豈能因有小利而放棄。再說,我之志向,在於科舉入仕,雍王與我不過私人交情。” 那官兒點點頭,讚道:“如今像你這般純粹的讀書人已經少有了,不知你可願意求學?我這裡有個門道,乃是香山介之先生身邊,你可有興趣?” “大人認識介之先生?” “可不敢稱認識,介之先生每月會遣弟子來藏書閣借閱一批典籍,還上一批典籍,你可以藉此機會去香山草廬露露臉,至於能否得到先生賞識,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多謝先生!” 周元稍稍思考了一會,便答應了。因為這介之乃是大名鼎鼎的當今儒家大學問家,執文壇牛耳的人物。 他是瀟湘人,姓王名介之,字守意,自幼聰慧異常,自束髮讀書起,便通識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乃是一等一的讀書種子。 先帝時,他連中三元,以翰林院待詔之位效命朝廷,所有人都以為他執掌六部之一,進位內閣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哪知道,在先帝處置嘉興府民變之事中,他上書公開反對,並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最終觸怒先帝,被罷了官,趕出了京城。 他也因此直接潛居京城之外的香山之中,專心治學,也因此,他的名聲愈發響亮,無數學子去往香山求學。 不過,他居住那香山草廬被這位大學問家封閉,沒有他的首肯,根本走不進去,才讓那些追逐他的學子放棄了追尋之心。 而周元既然號稱潛心就學,那自然不應該拒絕這樣的機會,因此,他沒思考便答應了下來。 同時,他也在心裡哀嘆:這種扮演他人,一方面是有了許多便利,可是另一方面,也承接過來無數羈絆。 見他答應,那守藏令點點頭,示意孺子可教,沒有被權貴的賞識衝昏了頭腦。 如此,安靜地整理了半個月藏書之後,這一天,他剛到藏書閣,就被守藏令叫去,吩咐道:“今日便是介之先生弟子來取書的日子,今天,你便負責接待,幫他取書,送往香山草廬之中。” 周元點點頭,其他事,也不可能吩咐他,只看他的運氣了。 果然,半個時辰之後,一位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青年人駕著一輛牛車,來到了藏書閣前。 這身打扮與周圍格格不入,彷彿一個種田的老農進入了讀書人的書社。不過,周圍的雜役見怪不怪,將他領到了藏書閣深處,避過周圍人的視線,然後帶到周元面前就退下去了。 “在下趙雲天,字廣義,見過先生,今天我來負責給先生尋書,運書。” “可不敢稱先生,我不過痴長廣義幾歲,當不得先生稱呼。在下顧景鴻,字君白,廣義不妨稱我為君白。今日就要麻煩廣義了。” 周元點點頭,兩者又客套了幾句,那顧景鴻才拿出了一頁書單給周元。 接過書單,周元看了看,道:“君白兄,這裡面的起居注、制詔、諭令等我都可以找到,只是其它這些雜書,就要擺脫君白兄自己尋找去了,我不大熟。” “這兩百三十四冊起居注,一千二百道制詔,兩千多道諭令你都知道地方?” “雖不中,亦不遠已。先生這書單之中集中借閱的是前朝文帝、恭帝年間之事,存放大都集中在一起,找起來簡單。至於制詔、諭令也都按照年份集結成冊,尋找不難。” “哦,那藏書閣之中數十萬冊起居注的位置你都知道?” “不敢說全知,但是大約位置,基本內容,記錄年限還是知道的。” “哈哈,我來之前,那守藏令就告訴我說,你是個讀書種子,博聞強記,果然如此,行,那你就找這些,其餘的,我去找。” 周元心裡一動,那守藏令不是說只是香山草廬的學子每月來借閱書籍嗎?怎麼好像還提前給他傳信了? 不過,這對他沒壞處,他也沒多想,這是守藏令和香山草廬之間的事,他如果過多打探,反而不利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

逆水之葉
五千年文明,匯聚成新的火種,在另一個世界燃起星星之火,終將燎原。</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方先生的修士生活》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p>
武俠 連載 3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