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故人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00W! 這是《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的片方投資! 9000W! 這是《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片方最後的利潤! 兩者的差距整整是1800%! 《明報》也不知道從哪裡知道的《那些年》的投資金額和收益金額,一經報道就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那些年》的投資之所以只有五百萬,主要是因為裡面的演員除了李夏和劉依菲全都是新人,片酬基本可以當成零。 至於劉依菲的片酬,劉依菲第一次做電影女一,希望可以取得好成績,所以也是給了一個友情價。 李夏呢? 作為編劇、導演和男一,還有電影中音樂的操刀人,李夏只拿了象徵性的50W!整個公司都是自己的,還在乎這點片酬嗎? 但是李夏也知道,僅限此一次! 以後就算是自己公司的電影,自己也要按市場收費。雖然自己是公司老闆,但是一碼歸一碼。 估計以後再拍夏至娛樂公司的電影,就不是這麼一個低廉的價格了。 雖然大眾和圈內人對《那些年》的500W投資表示吃驚,但還都是覺得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對9000W的利潤,就表示了質疑。 “開什麼國際玩笑?2.33億的票房,片方就想分去9000W?真當院線和影院是吃乾飯的啊?” “正常的比例分成,分成只佔三成。李夏處女作能取得6000W就不錯了,怎麼可能到9000W?” “我們承認李夏的這部電影確實帶給了我們驚喜,但是請不要捧殺他!” 就在媒體們對《明報》所披露的《那些年》片方收益9000W表示質疑時,《明報》直接將當初李夏和港城發行方和院線的對賭協議發了出來。 港城票房2000WRMB以內,片方只要20%!但是超過2000W—3000W的部分片方要拿30%,3000W—4000W拿40%,4000W以上的更是要拿50%! 眾人不得感慨《明報》在港城的神通廣大,竟然直接就拿到了港城院線和李夏的對賭協議影印件! 與此同時,更多的細節被披露了出來。 這個對賭協議是李夏力主推出的,當時除了花姐保持沉默外,公司的諸位高層都不贊同,表示風險太大,基本不可能達到。 但是李夏身為夏至娛樂公司的大老闆,擁有一票否決權,直接透過! 現在反過頭來看,李夏當初的決定是多麼的英明和充滿魄力! 其實票房對賭不是李夏首創,之前在國外和港城就有過很多電影進行過票房對賭,但是在內地票房對賭還是不常見的。 一是因為內地的票房市場還不夠大,二是因為之前從來沒出現過收益多麼驚人的票房對賭。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李夏透過票房對賭協議比常規的票房分成方式多拿了3000W! 3000W! 要知道去年的內地電影票房記錄也不過是5600W。 李夏也不會想到,就是自己這次自信的票房對賭協議,見證了內地票房對賭的興起! 從此以後,內地電影就開始流行票房對賭了! 連老謀子和馮曉剛、程凱歌等著名五代導演都紛紛選擇票房對賭,他們對自己的電影充滿了自信! 花姐辦公室。 “小夏,我們舉辦個慶功宴會吧!大家好好放鬆放鬆,慶祝慶祝!” 人逢喜事精神爽,花姐這幾天笑容滿面,感覺自己都年輕了。 “可以啊!” 李夏直接點頭同意道。 正好自己還欠劉依菲一個燒烤派對,這次的慶功宴正好可以弄成一個自助的形式!內場是自助餐,外場弄一些燒烤。 “那就後天吧!我順便邀請一些業內和媒體的朋友,這幾天我拒絕了太多的人,我都怕得罪了他們。正好請他們來參加咱們的慶功宴。” 花姐興致勃勃的建議道。 李夏想了想,補充道:“可以,但是希望在場的所有人都不要進行拍攝,大家好好放鬆放鬆。另外,給劇組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們都包個大紅包!” 花姐看著意氣風發的李夏,滿意的點了點頭。 夠年輕,有才華,有心胸,有背景,有心計,很大方,還不干涉自己的管理! 只有這樣的老闆才是自己想要追隨的老闆!李夏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