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嬤嬤送來了一份信:“主子,這信是在您一箇舊包袱裡翻到的。看起來有兩年了。” 孫福兒瞧了一會兒,才想起來這是當日陸大奶奶塞給她的信,託她帶給陸大奶奶的生母。 好吧。 她把這一茬給忘了。 但現在讓孫福兒送,她也沒辦法送出去了。 到底宮規越來越嚴。皇帝派來的人一個比一個鐵面無私,宮中往外按例賞賜,都要有人跟著,就更別提往世家大族去送信了。信肯定是會給拆掉,一群人看了又看,覺得沒什麼問題,才會慢吞吞轉到收信人手裡。 且不論轉一圈需要多少時間,但凡那封信上有點看起來不對頭的,信都是送不到的。 孫福兒將孩子放下來,索性拆了信。 裡頭居然是有三張字。一張就一行字“吾安,請姨娘安。” 另外一張寫兩行字。 “不知你會不會拆了信,如果拆了,請將第三張紙交給淑妃。” 孫福兒這才去看第三封信。 “杏子林一別多年,妹妹念念不忘。還望姐姐看在咱們是親姐妹的份上,對妹妹的姨娘照拂一二。妹妹遙遙拜謝!” 這封信乍一眼看上去好像沒什麼問題。 但孫福兒早看出來淑妃和陸大奶奶是塑膠姐妹情。 要是淑妃真在意陸大奶奶這個妹妹,早幾年就可以去替她撐腰了。 哪怕淑妃再不得寵在外頭看來還是高高在上的淑妃,光這個牌子就可以去唬人的。 所以,這封信肯定有別的什麼含義。 但現在嬪妃見孃家人也很難。就算孫福兒自個提出來,也未必會允許。 於是,孫福兒將信直接丟進了火盆子裡。 送不送都不好,那乾脆就讓這封信消失吧。 孫福兒道:“就當這事兒沒有吧。” 時至今日,陸大奶奶是什麼樣的人,她高不高興,孫福兒都不在意了。 到底捏著她命門的人,時至今日,也就是皇帝、太皇太后、太后。 德妃、淑妃是夠不上的。她們自己都是泥菩薩,可沒有早年時候那麼風光。 孫福兒道:“我們就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宮裡。” 這當頭,她可不想往前衝。萬一遇到個擋道的大石頭,說不定就摔個大跟頭。 安音是不會說什麼的。 鄭嬤嬤也不會。 其餘人就更不可能吭聲了。 日子就這麼平靜的過下來。 又過了兩個月,沒有等到德妃晉封的聖旨,但收到了皇帝的立後聖旨。 皇帝曉喻天下,立定波侯嫡長女崔芮為後。 帝后大婚的婚期就定在當年的秋天。 說是要普天同慶。 好吧。 普天同不同慶,孫福兒不知道,但後宮裡多少嬪妃的心肯定是歡喜不起來了。 本來嘛,皇后的位置空著。 嬪妃們多少心裡還有個念想。 到現在還是洗洗睡吧。 而福建布政使嫡長女費珍、兩廣佈政使嫡長女司徒蘭芳為貴人。 她們兩個就一頂小轎就直接抬進了宮。 位份和之前的許含琳一模一樣。 前一條訊息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目光,所以並沒有人多在意費珍她們。 對孫福兒來說,無非是嬪妃群裡再多兩個人。反正這宮裡頭嬪妃們只會越來越多,再多兩個也沒什麼,對她沒有一點影響。 她現在安安心心養著皇次子,內務府又是在皇帝把控下,她該有的,內務府都沒少了她。 這就很可以了。 這一刻,孫福兒還真慶幸自己的兒子是皇次子。 上頭有祥嬪的皇長子吸引著眾人的注意,下有德妃的肚子讓人惦記。 至於她,反而被人在意得少了。 反正皇后年紀輕,有生嫡子的可能性。 頭幾年,肯定是想自己生個比較好。 應該是不會想去抱人家的兒子養的。 所以,孫福兒還是可以接著苟著的。 她把底下人都派出去輪流打探訊息。 雖然說她自個兒窩在一邊,但也不想不知道宮裡發生的事。 總不能當個睜眼瞎吧。 但孫福兒也不敢讓底下人做得那麼露骨,到底皇帝的人一直盯著嬪妃們,沒人敢太過放肆。 於是訊息就陸陸續續傳進了永壽宮。 “坤寧宮在修繕,趕著工期呢。” “德妃好多天都沒有出過宮門了,她宮裡每天都在往外運碎瓷片。” “淑妃那邊還是跟往常一樣。” “費貴人經常責罰身邊的宮女,還用小鞭子抽宮女的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