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第1/2頁)
青雲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景仁帝開始不進後宮,他把御前侍女提了貴人,整日陪在他身邊。此外,他也不再召見幾個皇子,每日讓皇子們送了功課過去,稍有馬虎的,必定嚴加斥責。
等過了幾日,嚴皇后忽然上奏,請求選各家賢良貴女,充斥內宮,為皇家開枝散葉。
這一奏,如同往熱油鍋裡倒了一盆水。
諸妃們都亂了,聖上本來這些日子就冷落了她們,若是再進新人,她們還能有好日子過。
三妃暗地裡都咒罵嚴皇后,嚴皇后置之不理。除了向景仁帝上奏,還去壽康宮回稟太后。
李太后多年寡居,宮裡的一切事情都是嚴皇后做主。十幾年過去了,嚴皇后漸漸忘了那是聖上的生母。很多事情上,她能做主的,就自然忽略了李太后。
這回景仁帝給了她一悶棍,她立刻清醒了。不敬婆母,在普通人家都要被休,別說天家了。她是一國之母,要給天下婦人做表率。
嚴皇后開始日日去壽康宮請安,李太后一再說不用日日過來,嚴皇后仍舊每日去問安,有時候還會親自服侍李太后。
妃嬪們聽說後,都暗罵嚴皇后奸詐,立刻又一窩蜂跑去壽康宮。平日都是太妃們陪著李太后,這些日子以來,壽康宮裡整日鶯鶯燕燕,一群妃嬪們打扮的花枝招展。
李太后做了多少年太后,頭一回被一群兒媳婦們這樣孝敬。她知道后妃們害怕了,索性就留著她們在這裡。
一日,李太后在正殿,太妃們和后妃們都陪著說話。
正說著呢,景仁帝忽然來了。
所有人一起起身行禮,妃嬪們都悄悄去看景仁帝,含羞帶怯,景仁帝只揮手讓大家坐,自己給李太后問安後,坐在了李太后身邊。
「母后這幾日好不好?前面才開印,攢了好多的奏摺,兒臣看了好幾天才看完。「
李太后拉著兒子的手,「皇兒要注意身體,你是這天下之主,主安則萬民安。「
景仁帝安撫李太后,「母后放心,兒臣把那小事都交給底下人處理,大事才呈上來。「
李太后笑了,「母后不懂朝政,但知道知人善用。先帝在時,朝中諸位老大人們可真得力。皇兒莫要一個人把事情都幹了,累壞了身子,我們這些婦孺白心疼,也沒得辦法。「
景仁帝溫和地看著李太后,只覺得李太后這樣淡然的樣子才是他心中母后該有的樣子。
太妃們都起身告別了,景仁帝又把后妃們都打發走了,他自己陪李太后用膳。
妃子們被打發走了也就罷了,連皇后也被打發走了。嚴皇后臉上有些掛不住,她感覺身後謝張劉三人都在笑話她似的。她必須儘快破這個局勢,那怕有些自損,也不能讓屎盆子一直扣在自己頭上。她雖失責,流言卻不是她散佈的。
壽康宮中,李太后給兒子夾了一筷子菜,「皇兒,皇后與哀家商議,說舉辦選秀,充斥內廷。「
景仁帝不知可否,「母后做主便是,宮裡人也不少了。兒臣雖然比不得父皇,但也不想落個沉迷享樂的名聲。「
李太后笑了,「皇兒多慮了,宮裡多少年都沒選秀了。這些年,除了多了個劉貴嬪,這些妃子們,都是皇后進宮那時候一起來的,也該進些新人了。「
景仁帝看了李太后一眼,「母后,人多了,兒臣的心只有那麼大,哪裡能裝得下。「
李太后也看了兒子一眼,「心裡裝不下,裝在眼裡也行。若是眼裡也裝不下,掛在嘴上也行。「
景仁帝問李太后,「母后,是不是這些后妃們,只想被朕掛在嘴上,並不在意朕有沒有把她們裝在心裡。「
李太后笑了,「皇兒,這話不能問。這人世間許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皇兒自己感知就好,若說穿了,反倒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