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第1/2頁)
錦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道。
哪裡有人敢附和,李世民也只能尬笑兩聲。
——
朱元璋看著天幕的詳細註釋,覺得有點離譜,低頭跟馬皇后嘀咕:“因為李公太長壽,我越看越像司馬懿就把人宰了,這怎麼可能是我?”
我這麼求賢若渴,李善長為我大明立下汗馬功勞,不可能是這個無厘頭的死因啊。朱元璋心道。
馬皇后狐疑看向丈夫,低聲道:“這可太是你了!”
【從此年老已經不能作為理由從政治漩渦中脫身,相信後世老臣都得罵死司馬懿。哪怕不是年老,哪怕表現得就是一個忠臣,如果皇帝身邊有人來一句“陛下不見高平陵之變乎?”,臣子表現得再小心翼翼都沒用,皇帝就是懷疑你!】
【在法治起決定作用之前,道德比法律更具有約束力。】
【在司馬懿之前,師長會這麼教導學生:“你看那個人,為君不仁,為臣不忠,為友不義,苟富貴卻相忘,最後果然難成大事,家族蒙羞,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我們不要學他,學他沒有好下場。”】
【但是忽然有一個為君不仁,為臣不忠,為友不義,苟富貴卻相忘的人成功了,這讓接受傳統道德教育的人直接破大防。】
【更要命的是,這個人對著神明發誓,接著背棄誓言而子孫後代還能當皇帝!】
【原來天子有德者居之是錯的!原來忠君愛國愛民是錯的!原來神明也是假的!天子應該是兵強馬壯者居之,做人應該利益至上。】
【於是,沒有道德約束下,大家都瘋狂了,後來亂世簡直就是華夏的至暗時刻!】
【古人發現這種缺大德的家族都能當皇帝,那皇帝這個位置也沒有什麼含金量,皇帝這個職業也沒有什麼神聖性。】
【所以在古人變了,既然道德約束都是假的,那還玩個屁,大家一起放飛自我,怎麼奸詐怎麼來,怎麼有利怎麼來。反正有司馬昭墊背,大家都算得上體面,怕什麼!】
【所以現在看先秦古人的言行很奇怪,不僅是時代的變遷,也賴於一些打破底線的人。】
【也是因為這樣,華夏人會對忠貞不二的人極度推崇,會對信守承諾的人讚美有加,即便這些人沒有多大功績,具有高尚的品格就值得名垂青史。比如戰敗的劉備,殉國的武侯之子諸葛瞻、武侯之孫諸葛尚,壯志未酬的宗澤、岳飛、辛棄疾,身死的于謙。】
【司馬懿成功了又如何,得國不正,治國無能。】
扶蘇接連咂舌攢眉,“這洛水才是最大受害者吧。”
這種為臣不忠,為君不仁,為人不信的小人,褻瀆神明竟然沒有懲罰?
“後人玩得真夠花的。”
【話又說回來了,洛水之誓還是靈驗的,司馬懿父子三人造的孽,都報應在了自己後人身上。】
【司馬懿兄弟幾人都長壽:司馬懿之父活了70歲;司馬懿本人享年73;司馬懿弟弟司馬孚更是長壽,活了93歲,可見他們的後代多少有點長壽基因,結果司馬懿當了皇帝的後代大都短命。】
【西晉皇帝:司馬炎,享年55;司馬衷,享年48;司馬熾,享年30;司馬鄴,年僅18。】
【東晉皇帝:司馬睿,享年47;司馬紹,享年27;司馬昱,享年52;司馬衍和司馬嶽,皆年僅22夭亡;司馬聃,19歲;司馬丕,25歲;司馬奕,45歲;司馬曜,35歲;司馬德宗、德文兩兄弟皆37歲。】
【司馬懿寄予厚望的長子司馬師,竟然會眼球崩裂而死。】
【司馬昭莫名其妙去世,小說《三國演義》更損,直接寫司馬昭是被劉禪逗樂了,笑死的——真笑著笑著就死了。】
【司馬炎雖然活得久,卻沒有正常繼承人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