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張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那是一個血火交織的年代,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群雄並立,自然就會殺伐不斷,但是最後只會剩下一個英雄!
宋太祖趙匡胤自然要當那最後的英雄。
有了荊、湖,後蜀東、北兩面都處在大宋的牽制之下,順理成章地成為下一個打擊目標。
趙匡胤不是莽撞的人,當初周世宗柴榮收復秦、鳳、階、成四州時就曾一度打成了膠著狀態,他不想重複這樣的尷尬,他要準備充分以後,一舉拿下後蜀。他計劃水陸並進,陸路由川陝南下,水路由荊南西進。
宋軍開始偵察勘察地形,隴右和秦嶺各關隘都進入戰備狀態,同時東臨三峽修造戰船,訓練水軍,大戰前的氣氛越來越濃。後蜀也感到形勢不妙,便採納了寵臣王昭遠的主意,聯合北漢夾擊宋朝,並馬上派遣使者帶著機密的&ldo;蠟丸書&rdo;北上。
誰料想其中一個使者半路跑到了汴梁,向趙匡胤匯報工作去了,不僅交出了國書,還把後蜀的計劃部署乃至山川形勢和兵力分佈統統雙手奉上,正在尋找戰機的趙匡胤高興地說了句:&ldo;我有徵討後蜀的理由了!&rdo;大有想睡覺送上個枕頭的意思。
看來&ldo;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rdo;這句話什麼時候都是真理,有了使者的這次叛逃,後蜀的命運就被註定了。
其實,後蜀的皇帝孟昶本來沒有一戰的勇氣,是知樞密院事王昭遠堅持要打,這位先生平素喜歡自比諸葛亮,孟昶對他言聽計從,寵信無比,敢批評這位&ldo;諸葛亮&rdo;的大臣,不是被貶就是被殺。王昭遠心比天高,就算趙匡胤不動手,他還想討伐中原呢。
乾德二年(964)十一月,戰事開始,趙匡胤兵分兩路進擊後蜀,北路主帥王全斌和崔彥進、王仁贍等率步騎三萬出鳳州,沿嘉陵江南下,是平後蜀的主力。東路主將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劉光義,和曹彬等率步騎兩萬出歸州(湖北秭歸),順長江逆流而上。
兩路大軍分進合擊,勢如破竹,直指目標成都!
王昭遠領兵抵抗,臨走時手執鐵如意,豪情萬丈地說:&ldo;這次不僅是抗擊宋軍,我要率軍橫掃中原!&rdo;
結果他卻連戰連敗,被宋軍嚇得癱軟在胡床上不能動彈,最終當了俘虜,留下千古笑柄。
第二年正月,本該是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時候,孟昶可是一點兒也樂不起來,在宋軍的重重圍困之下,正月初七他選擇了投降,後蜀也歸入了大宋的版圖。
這場滅國之戰,也僅僅就兩個多月便收場了,這固然有宋軍將士勇猛善戰的原因,可和後蜀的腐敗也不無關係。據說,孟昶先生的生活品味極其&ldo;高雅&rdo;,夜壺都鑲嵌上了各種寶石,弄得珠光寶氣、流光溢彩,當趙匡胤看到這把被徵蜀將士當戰利品上繳的夜壺時,只說了一句:&ldo;那吃飯該用什麼裝呢?&rdo;
是啊,連夜壺都這麼奢侈,盛飯的傢伙該是什麼樣的?小民們吃飯的傢伙又會是什麼樣的?
若說後蜀對宋的反抗還有些偷偷摸摸,還知道搞個&ldo;聯合戰線&rdo;的話,那南漢真算得上是大張旗鼓、毫不掩飾了。
南漢偏處廣南,時間久了,難免染上些&ldo;夜郎&rdo;氣,有位南漢皇帝就曾輕蔑地稱呼中原王朝的君主為&ldo;洛州刺史&rdo;。宋朝建立後,南漢也沒有像其他割據勢力那樣表示臣服,照樣關起門來自己當皇帝。
等到傳到最後一位皇帝劉,正是宋崛起的時候。劉是南方那些王爺皇帝中的另類,南方的割據勢力雖然多,但都趨向保守,守住家門就算勝利。可劉不,他喜歡惹事,當宋滅了後蜀,南漢已經沒有了緩衝地帶,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