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司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堂內燭頭上的火苗忽高忽低地跳躍著,諸人皆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崔秉志見林靖澄不語,忿然起身詰問,“林尚書難道就無說辭?”

林靖澄啜飲一口茶,又攏了攏肩上披的外袍,平靜如水,“說辭?崔供奉要何說辭?”

韋邈垂著眼簾,腦袋微微傾斜,仿若又睡下去一般,根本不理會這極有可能爆發的爭吵。

“今日向······”崔秉志剛欲脫口而出這名字,又趕忙嚥了回去,繼續道,“今日庚字十八號學子接二連三地遭遇針對,怕是有人刻意為之。”

此話說得含蓄,但眾人皆知曉,崔秉志的矛頭直指這位科考的主裁。

林靖澄一面展開桌案上慘遭針對的學子名錄,一面嗤笑道,“這‘二’本官是瞧見了,可‘三’又在何處?”

崔秉志聽出他語音中的譏諷,猛地一拍桌案,目光凜凜地注視他,語音清厲,“林尚書的意思是還想看這名學子再經歷幾回這般的巧合,方能徹查幕後元謀?那這屆科考還有何公平可言!”

“崔供奉!”

林靖澄語調一拔,渾身的氣勢噴薄而出,“科考不是那庚字十八號學子一人的科考,公平也不是為他一人而設立的公平!崔供奉若覺本官處事不公,大可在事後進宮檢舉參劾,而非在此無端揣度。”

沉默的氣氛蔓延在堂內,然空氣中仍有幾分劍拔弩張的氣味。

少頃,驟然傳出一聲調侃,“崔供奉如是年歲,火氣還這麼旺。他日到我這般年紀,每日能睡上三兩個時辰,已是難能可貴。至於調查這些‘巧合’,並不分屬我等職司,你又何故自擾,不若早些歇息。”

韋邈緩緩睜開渾濁的雙眸,掃視一遍堂內諸位官員的神情,目光最終又落在崔秉志身上。

這幾日若有舞弊之實,涉事學子會暫且收押至南院的號舍,交由侍衛一對一看管,直至考試結束,再由吏部、大理寺和御史臺三司審理。

對舞弊事實確認無誤的,由考功司褫奪考試資格,自此終生無望科舉入仕;若有賄賂考官、冒名頂替或是故意栽贓等等嚴重舞弊行為,由三司共同審理,最終案件或會下放至刑部,發配、流放或處以刑罰皆視情節而定。

韋太師雖未陳述此次科考中的相關條款,卻也給眾人敲響了警鐘。

這偌大的貢院,除他三人外,諸如吏部、禮部、國子監等協辦科考的官員,哪怕是個小小的胥吏,幾乎掌握著貢院內學子命途的大權,然這種權力並非不受約束。

諸人及背後的世族對日後的趨勢已是洞若觀火。誠然首屆科考令他們在不滿的同時,又萌發了幾分幻想。因為不論是從科考的難易程度,還是從考試製度來講,這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形式,一種讓天下人信服的形式。

首屆科考不過兩日便能決定終生,這看似公平的方式下,也並非是無洞可鑽。僅需在首日考試後提前稍稍打點主要負責評閱考功司和國子監官的官員,遞上號編,就算是成了大半。

可此次科考公佈的規章著實令人心涼了半截,負責科考的大小官員不僅提前入住貢院,且與外界暫時斷絕一切聯絡,而學子也是在入院當天獲得號牌,連著數日皆在貢院度過,根本沒有機會遞上號編。

韋邈很清楚,這七八千名學子中大多已拜了山頭,而將將扶植上來的主持官員試圖借這回科考擴充自家陣營。韋氏當然也需要,但這並不意味著無序擴張。

然此次科考若牽涉舞弊官員眾多,還未喘勻氣的朝堂格局怕是會轟然倒塌,這便是他還能連任考官的主要原因之一。

適逢崔秉志與林靖澄因此事對抗,韋邈便借勢給這些官員好好提個醒。他也算是在這渾濁的池中游了數十載,這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道理,他比誰都清楚。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四合院之修羅

四合院之修羅

落葉知秋zmy13
關於四合院之修羅: 搏擊高手訓練猝死,重生到一個十一歲少年身上,為報家仇,和鬼子死磕。殺到鬼子膽寒。強大的金手指。好心人的幫助,每次都是如魚得水。
歷史 連載 8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