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裝高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伯利亞主要分佈的是冰沼土。
一點點挖開凍的硬硬的冰沼土。
五分鐘後,鏟子咯噔一下,挖到了什麼東西。
繼續挖去表面的土。
取出來一個小鐵箱子。
開啟,一堆泛黃的紙張。
寫著字,應該是俄文,西裡爾字母。像是筆記或者書稿。韓舟不認識。
其他就沒有了。
繼續開車。兩小時後,開到了黑色光點藏寶處。
一條長長的區域,土壤顏色和周圍不一樣,有點淺。
挖土。
小心地挖。
鏟子磕碰到了什麼。
還是一個鐵盒子,開合處有橡膠,密封性很好。開啟,是一把手槍。
細細的槍口,把柄像個掃把,長條形的彈匣在扳機靠前的地方。
“盒子炮。”
韓舟一下子就認了出來。
準確地說,應該叫毛瑟軍用手槍,又叫駁殼槍。
該槍最初製造於1896年,是專門為了警察和執法部門設計的,可是在無意間該槍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軍用自動手槍,風靡世界。
中國很早就有購買,在北洋政府陸軍部檔案中,有一份檔案是1912年9月,陸軍部與德商禮和洋行簽約,購買:“七密裡六三自來得毛瑟手槍二百杆,連有木匣手把,每杆連子彈五百粒,價計京公砝足銀五十八兩。”
也早就進行了仿造,如漢陽兵工廠、鞏縣兵工廠、大沽造船所、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重慶武器修理所、衡陽軍械局等,所仿造的盒子炮質量相當不錯。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
非常受中國人歡迎。
20世紀上半葉,國內軍閥混戰,對軍火需求很高。而當時的rb控制西方向中國出口軍火,但盒子炮作為手槍則不在此列,因此盒子炮成為各派武裝的首選。
後來的人民軍隊裡也大量裝備盒子炮。打響南昌起義第一槍的起義部隊總指揮朱德用的就是一支盒子炮。當年有不少中國槍手攜帶兩把以上的盒子炮,一隻帶木製槍套,另一隻將準星磨平,插在腰帶上,便於拔槍射擊。
最有意思的是,中國人想出了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不僅能快速壓槍,而且將它轉化為全自動速射的掃射優勢--槍手右手持握槍,將槍機扳至速射檔,手心向上舉槍,伸向左前方,扣動扳機,槍口的上跳作用使槍從槍手左前方掃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舉槍時從右前方掃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槍時完全相反。
將軍殉國時,身上攜帶了三把盒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