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1 大使和記者
1941年11月23日,星期四清晨五點鐘,德國駐東京大使尤金。奧特少將向柏林發出絕密電報通知外事局:德國《法蘭克福日報》駐東京特派記者理察。佐爾格和另一名德國人馬克斯。克勞森被捕。兩人因&ot;叛國通敵&ot;罪被日本警察局拘留已經6天了。
電文說:&ot;經再三追問,日本外務省才答覆說,懷疑佐爾格和克勞森透過日本中間人與第三者勾結。我雖已提出要知道目前的審訊結果以便通報德國,但由於調查還在進行中,一時無從瞭解。
&ot;經查詢,這個訊息已由日本外務省證實,他們只說人已被捕,但此事應予保密。&ot;
訊息傳到德國大使館,上下譁然,人心忐忑。
理察。佐爾格博士是位東京的德國人中有聲望、有影響的人物。他曾在上海為幾家德國報紙工作過,以中國通著名。1933年9月他到達東京,持有德國高階外交官分別寫給東京使館和日本外務省的介紹信。
歐洲人生活在一個亞洲國家,總感到周圍環境閉塞而壓抑,他們對這位新來的人很快便產生了好感。佐爾格熟悉中國事務。
深受使館人員的歡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某步兵團中服役,榮膺二級鐵十字勳章,因此,大使和武官對他都另眼看待。他是《法蘭克福日報》記者,論資歷、閱歷都當之無愧,再加上他那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深受同行們的尊敬。他因精通日本政治而名噪一時,令人艷羨,凡持有與他來日本時同樣介紹信的德國訪日官員、記者竟相前來登門拜訪。
佐爾格在東京這個世界裡算得上是個人物。儘管他像波希米亞人那樣愛出風頭、自大、偏執,酒後尤為突出,這使一些德國同胞有些反感,但總的說來,人們認為他是個嚴肅而有天才的人,具有一種天生的魅力,令人親睞,特別討女人喜歡。
東京的德國僑民們身居世界的另一端,不受德國發生的事件的幹擾,因此德國僑民界仍然是1933年1月希特勒執政前的德國社會的縮影,反納粹的觀點還可以謹慎地流露。在這個社會中不存在咄咄逼人的納粹狂熱氣氛,大使本人也以中庸的態度著名。
佐爾格卻經常擺出一副局外人的極端主義的姿態,人們認為這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標準德國退伍軍人的表現。
1934年,佐爾格到日本後不久便參加了納粹黨海外支部,3年後又成為納粹新聞協會會員。
這樣一位傑出的記者被捕的訊息一經傳開,東京的德國各界人士莫不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置信。他的德國記者同行們立即聯名寫信給大使,一致表示支援佐爾格,懷疑對他提出的指控。他們往監獄給他送東西,並要求去探望他。
奧特將軍跟在東京的其他德國人一樣,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日本官方直言不諱的說法,認為佐爾格絕不會有叛國的嫌疑。奧特從1934年擔任駐東京武官時起就與佐爾格認識。佐爾格是大使館的常客,也是奧特的親信之一。他倆經常對奔,在使館院子裡共用早點,同去日本鄉村旅行。
佐爾格的見解和情報來源使奧特大使很滿意,並定期與其顧問們進行討論。大使把他看作私人朋友、最可信賴的同胞。
歐戰爆發以來,佐爾格受大使館聘用,負責編新聞簡報。因而他在使館內設有辦公室,在那裡閱讀柏林發來的官方電訊稿。
為這份差使,他在使館裡正式領薪俸。身為卓有成就的新聞記者,又是立過汗馬功勞的退伍軍人,佐爾格與陸海軍武官打得火熱、交往很深,他們常在一起交換情報資料,就技術問題交換意見。
像這樣一位有聲望。交遊甚廣的人似乎不可能是當前被指控的主犯。至於那位馬克斯。克勞森,大使倒還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