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儒生李長儒 (第1/3頁)
風醉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朱元璋騎馬經過承天門時,那些守城的兵士雖未認出他。
但見他能從皇城內騎馬而出,身後還跟著太監和錦衣衛,急忙行禮放行。
朱元璋輕瞥了這些兵士一眼,見他們雖然鎧甲光鮮,儀表堂堂,卻都慵懶頹廢,毫無大戰的緊張,心中不禁一沉。
不過他也知此刻並非整飭之時,就勒著馬韁,緩緩地穿過城門,有些擔心地朝內城望去。
朱元璋本以為逆賊圍城,內城會一片混亂,沒想到城內卻井然有序,並無一絲慌亂。
街道上雖然行人稀疏,但是店鋪卻都照常營業。
特別是有些店鋪門前還插著些怪異的彩旗,隨風飄揚,好不得意。
朱元璋心中疑惑,驅馬緩緩前行,仔細打量著各家店鋪。
這時,他才發現,雖然都是開門做生意,不過各店夥計的表情卻並不相同。
大部分店內的夥計都是愁眉不展,或是成群地低聲議論,只有那插了彩旗的店鋪夥計精神抖擻,趾高氣揚。
“那些彩旗是怎麼回事,以前也有掛嗎?”
朱元璋指著一個店鋪前的彩旗,對身後的王承恩道。
王承恩聞言,沉默了一會,低聲道:“據老奴的訊息,這些彩旗是近兩日才掛上的,聽說是他們捐贈軍餉有功,王督主特意賜予他們的”
王承恩一邊說著,一邊暗暗觀察著朱元璋的臉色。
王承恩口中的王督主,是東廠提督王德化。
他們二人雖都姓王,但彼此不和已是世人皆知。
王承恩也是擔心直接說出王德化,會惹來朱元璋的猜忌,所以他只說了些明面上的事,其他的卻是閉口不言。
其實朱元璋見到那些彩旗時,心中就已猜到了五六分,此刻見王承恩閃爍其詞,不由地轉頭瞪了他一眼。
怒道:“你身為秉筆太監,現在更是提督京營,在此危難之時,竟放任東廠行事,如何對得起咱的重託?”
王承恩聞言,立刻翻身下馬,連連磕頭告罪。
朱元璋見他下馬時身手敏捷,想到他是將門之後,而且此前崇禎已將大權交於他。
若是臨時變動,惹來禍端反而不妙。
於是他定了定心神,又柔聲道:“罷了,此時諸事繁雜,咱就不怪罪你了,不過你以後行事謹慎些,切勿再犯糊塗!”
說罷,又一鞭子抽在馬臀上。
那馬一聲長嘶,快速朝前奔去。
王承恩見狀,也急忙翻身上馬,緊追朱元璋而去。
不一會功夫,朱元璋就來到了正陽門前。
正陽門是內城九門之一,此刻不僅城牆上人影重重,在城門四周也有不少兵士和百姓在搬運物資。
朱元璋見狀,提著的心才略微放下來一些。
不過當他又走近些,見到那些搬運石塊、箭支計程車兵大都面黃肌瘦,神情萎靡,而百姓更是在一些肥頭大耳的兵士脅迫下勞動時,心中又是一沉。
他剛想要向王承恩詢問守城之人姓名時,卻又聽到城門口傳來一陣嘈雜之聲。
朱元璋循聲望去,只見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正拼命地朝裡衝,而城門口的兵士卻用長槍阻攔,因此發生了爭吵。
“讓開,讓開!”
這時,一陣呵斥聲從人群中響起。
隨後就見到十幾個頭戴小帽,身穿青衣的僕役囂張地推搡著百姓前行。
而在他們的中間,一個身著綢衫,劍眉星目的富家公子悠然前行,一臉鄙夷地看著那些百姓。
守城的兵士見到這群人,不僅沒有阻止,反而恭敬地將他們迎了進來。
城外的百姓見狀,吵嚷的更加厲害,有幾個激憤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