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路散步過去的我,欣賞著這流動的變幻的都市裡司空見慣的風景,不知怎麼的,就想起了很多很多往事。久遠的往事和不很久遠的往事。
四十多年前的上世紀60年代,復興路上走著三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她們穿著花色醒目的短衫,一個穿了件圓領衫,一個穿著一字領,還有一位胸前的雞心領,開衩開得低了點,外加上她們的髮式燙得較為時髦,一個剪著齊耳短髮,一個披著大波浪,還有一個把所有的頭髮紮起來,挽在頭頂上,顯出幾分別致和風趣。誰知她們剛走過上海電影院門口就遭到一幫人的圍觀,三個姑娘害怕了,放快了腳步疾疾離去,哪曉得跟隨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不知哪個人先叫了一聲:&ldo;女阿飛!&rdo;緊接著,一聲聲女阿飛直追三個姑娘,嚇得她們臉變了色,撒腿跑起來。可追著她們的大人小孩,仍不罷休,歡叫一聲也放快腳步奔上來把她們團團圍住。直到馬路上的警察聞訊趕來,把三個姑娘領進派出所,風波才漸漸平息。
二十多年前的1979年,丹麥的文化代表團到上海來,舉行安徒生作品展。上海作協給了我這個來自貴州的年輕作者一張請柬,讓我參加國際飯店的開幕酒會,酒會間隙,站在國際飯店十四樓孔雀廳的視窗,我俯身朝著南京路上眺望。南京路上湧動著潮水一般的人流,絡繹不絕。我定睛瞅了一陣,陡地發現,這股不息的湧動著的人流,全是以上青和鐵灰為主的深顏色。鐵灰色是風行全國的滌卡,上青色是正流行的呢子中山裝。人流中也有幾個穿著過時的軍裝的,穿著其他色彩服裝的女同志,全都淹沒在這一大股深色的服裝組成的河流裡。
可能我是第一次登上國際飯店的十四層樓,可能是這一眼的印象太深刻了。這幅畫面久久地留在我的記憶之中。
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上海街頭的風景,已經完全變了。變得連我也要時時驚嘆感慨了。
哦,街頭的風景,展示的何止僅僅是時尚,對於我來說她展示的還是時代的變遷和風情俚俗的演變。
(2003年7月)
春天的新茶
春天隨著春風的輕拂,春雨的飄灑,親朋好友的禮尚往來之時,少不了的一道風景,是奉上春日裡的新茶。
過去上海人喝得最多的新茶,是西湖的龍井和太湖的碧螺春。喝得多了還有講究,說龍井只是統稱,細分起來則有浙江龍井、西湖龍井,還有梅家塢龍井。當然,最高階、最上品的,是梅家塢龍井,其次是西湖畔的、杭州的、浙江的。
碧螺春茶也同樣,最好的碧螺春,望去是毛茸茸的一片白,那樣要茶農用去三個早工,採摘六萬個以上的茶尖,才能得到一斤茶葉。
曾幾何時,這些老的名茶喝不到了。茶罐上標的明明是碧螺春和龍井,喝過以後,說這不是真的,真的很難尋覓。六萬個以上的茶尖製成的一斤碧螺春,賣到好幾千元一斤,沒人買得起。而龍井,則大多數變成假的了。說是那些販茶人,從內地購來嫩茶,打上龍井標牌,賣高價。就是真的龍井,也被人測出什麼物質超標,報紙上一登,很多人不敢喝了。我插隊落戶的山鄉也產茶,農民告訴我,這些山裡的茶,年年都給賣到浙江去,標上龍井的品牌出售給你們上海人。我黯然。心裡說,怪不得在杯子裡泡過一夜的茶,都成深褐色,原來不是真龍井。
但是且別急,老名茶喝不著了,新的名茶推出來了。
不是說龍井假的多嘛,浙江開化縣推出了龍頂茶。龍頂就是產在山巔上雲霧中的,沒有汙染,清香撲鼻。第一年推到上海市場,還是紙盒裝的,隨著品牌意識的增強,罐裝的,密封的一年比一年設計得漂亮,茶葉質量也越來越上品。現在很多上海茶客碰到一起,就會說,我們不喝龍井喝龍頂。
同樣也是浙江,不過是在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