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怎麼了怎麼了 (第1/2頁)
空調西瓜WiF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盧植從書案上拿起一份手稿就對張興解釋道:“我和他們正在討論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撰寫的一些內容,只是之間有些爭議,一直定不下來,正好你來洛陽了,他們聽說了之後就來家裡邀你過來看看,喏,這就是其中一份手稿,你先看看!”
這時蔡邕突然站起來說道:“你個老不羞的,你這可就不講究,你怎麼不讓你弟子看看別人的手稿,就先看你的!”
蔡邕這麼一說,其他人也紛紛指責盧植不厚道,盧植也不甘示弱,直接表示:“我的弟子先看我的手稿怎麼了,怎麼了!!!”
張興宛如穿越時空,回到了前世與爺爺共度的童年時光,那時他們常一起驅趕鴨子,耳畔迴盪著各種各樣的聲響。
經過一陣激烈的爭論後,人群才漸漸安靜下來,隨後他們將矛頭指向了張興。面對圍攻,張興無奈之下直接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各位前輩,我才學有限,實在難以評斷各位的高見。關於最終的決策,我有兩點建議。首先,我們可以將最終定稿的決定權交給陛下,因為這項任務是陛下所委派,由陛下定奪自然最為恰當。其次,如果陛下不願介入,我們是否可以在徵得陛下同意後,將各位的方案匿名公佈,並豎牌於熹平石經之側,設定一個期限,邀請朝廷重臣和全國的學子來評判,透過專人記錄投票,最終以得票最多的方案為準。諸位覺得此法可行嗎?”
一眾大佬聽了之後,思索片刻後,也就覺得這兩個方案是目前比較合適的,不然他們還不知道要爭論到什麼時候。
頓時書房裡的氣氛緩和了不少,與此同時,這些人的目光和話題就放到了張興的身上,一時間讓張興有想起來前世畢業工作後過年時回老家後村裡七大姑八大姨村裡嬸孃奶奶來家裡串門時看他的場景。
唯一讓張興感覺還行的就是,他現在是人家嘴裡那個好孩子,不用遭受重重重擊。
蔡邕轉向盧植,眼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期待,說道:“子幹啊,你看,我這兩年來被貶謫在外,文姬獨自在家,無依無靠。如今雖因修書之事被陛下赦免,但我整日忙於與你們一同編纂文獻,實在無暇陪伴她。阿興好不容易來到洛陽,我想,是否可以讓文姬跟隨他一段時間?這樣,即便將來我再遭遇不測,文姬有阿興的照應,或許能免於牽連。”
這番話落下,書房內頓時陷入了沉寂。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對當朝奸臣宦官橫行、陛下未能明辨是非的無奈與嘆息,不知大漢何時方能迎來中興之日。
盧植聞言,目光轉向了張興。他對於蔡邕的提議深感同情,但此事畢竟關乎張興,他不能擅自替人做決定。
張興則毫不猶豫地表示:“早就聽聞蔡家千金文姬博學多才,更精通音律。公主如今在涿郡正尋找合適的老師,如果中郎大人捨得,我願意去勸說公主,讓文姬擔任此職。”
盧植聞言眼睛一亮,看向蔡邕,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畢竟,能成為公主的老師,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蔡邕心中一喜,但隨即又想起什麼,開口問道:“阿興,你們打算何時離開洛陽?”
張興笑著回答:“弟子還打算在洛陽逗留幾個月。離開洛陽後,我會與公主一同在大漢境內遊學,欣賞各地的風光。我們的行程計劃是先往西北,再南下,期間還會返回洛陽。中郎大人若是不捨,可以慢慢安排,不必急於一時。”
蔡邕聽聞張興提及的時間安排,臉上的喜悅之情愈發濃厚。自從他回洛陽後,數月來都沉浸在修書撰文的忙碌中,鮮有機會與女兒共度時光。如今修書工作已近尾聲,若張興即刻離去,他還真會有些不捨。而張興的靈活安排,恰好為他留出了更多陪伴女兒的寶貴時間。
盧植見兩人商議得差不多了,又瞥見天色已晚,便熱情地邀請眾人共進晚餐。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