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伊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化了妝,扮作了一個挑著擔子賣麻糖的小商販。
麻糖又名麥芽糖,是夷陵本地特有的小吃。
每年到了秋冬時節,這些賣麻糖的小商販便開始挑著擔子走街串巷。
擔子是一對籮筐組成,筐上放著一個比筐口略大的簸箕,裡面放著裹著糯米粉的麻糖。
而另一個筐子裡,放著一個專門用來鑿糖的鑿刀和錘子。當然了,還有必不可少的秤。
因為麻糖冷卻後較硬,只能用鑿刀才能敲開。
如果碰到有人購買,攤主問清了人家想購買的斤兩,便會用鑿刀將麻糖鑿下來,並且根據顧客需求,將麻糖鑿成各種不同大小的形狀,然後稱重收錢,一筆生意便算完成了。
這種看似很硬的糖,放在嘴裡之後,很快便會化作可以拉絲的糖漿,一口吞下去,那味道甘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商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的同時,還會拿著一件響器不時敲著,那件響器類似於某種鈴聲,是金屬製作,發出的聲音傳得很遠。
夷陵人只要一聽到那種鈴聲便知道是賣麻糖的來了,家裡有小孩,並且經濟條件還差不多的,便會急急的走向鈴聲響處,對著小商販叫道:
“喂,賣麻糖的,來二兩麻糖。”
得了麻糖的小孩子,很快會拿著一塊麻糖滿院子轉悠,向其它小夥伴炫耀自己手裡的美食,饞得一些沒錢買的小孩只能幹望著流口水。
,!
關義正挑著擔子,不時敲著手裡的響器,沒多久,果然就有人朝他喊:
“賣麻糖的,過來,給我稱半斤”
關義正一邊應著,一邊挑著擔子往那扇院門走去。
這個年月,能一下子買半斤麻糖的,絕對是個大主顧。
因為麻糖是用糧食做的,數斤糧食才能熬出一斤糖,所以價格並不便宜。
“大嫂,要半斤麻糖是吧?”
關義正放下擔子,再次確認。
“是的呢,我家娃多,給我稱半斤。”
買麻糖的是一個身材健壯,年約三十歲左右的婦女。
關義正將擔子放在院門口,有些歉意地道:
“大嫂,能不能讓我把擔子挑進院子裡給您稱?您看這衚衕挺窄的,我停在這裡擋住別人走路就不好了。”
健壯婦女退進院子:
“行吧,你進來,擔子就放在院門口,別靠太近”
“好咧”
關義正開心地應下,將擔子放在院子裡靠門處,眼睛不動聲色地在院子裡掃視了一圈兒。
幾個小孩子一下子湧過來,七嘴八舌地叫道:
“吃麻糖嘍,吃麻糖嘍”
“別擠,別擠,都進屋去,一會兒娘買好了給你們分”健壯婦女喝斥孩子們。
“娘,就讓我們看看嘛,我們想看鑿麻糖”
孩子們央求。
“就是嘛,讓孩子們看看不妨事。”
關義正再瞄了一眼院子,沒有見到其它人,便開口替孩子們說話。
“你們這些皮猴子,別亂動手,知道嗎?”
健壯女人吩咐幾個孩子,又轉身對關義正道:
“大兄弟,快稱吧。”
關義正手腳麻利敲下一塊麻糖,放到秤盤一稱,不多不少,正好半斤。
“喲,大兄弟,你這手法還真準啊,一錢都不多,給點旺頭唄。”
健壯女人道。
這是夷陵人還價的說辭之一,旺頭就是要賣主多給一點兒的意思。
關義正也不答話,用手拿起剛才敲碎在簸箕裡的零散小塊麻糖,給圍在擔子周圍的四個小孩子一人嘴裡塞了一塊兒:
“大姐,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