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笑小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九百多年前,王安石這首《元日》,於雷在小學課本里就讀過,而且背得滾瓜爛熟。一開始,他覺得這是一純粹的對春節民俗的記錄。後來,漸漸長大,他才發現,這首短短的詩,還表達了作者除舊革新的政治理想。也傳達了他心中的那種變化之美,革新之美,還有他變革不為世人理解的孤獨之美。
於雷不知道為什麼,此刻陷在車廂裡的人堆裡,他會突然想起這首關於春節的詩。這首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特別是第一句就吸引了他。他小時候,和一 群小朋友是最喜歡放鞭炮的。炮竹一響,小孩子們點燃炮竹引,捧著耳朵跑在旁邊聽那一聲脆響。彷彿那聲脆響裡蘊含著無窮的樂趣和驚喜。而民間的鞭炮,不僅喜慶時候要放,老了人要放,過節時也是要放的。
表哥,我的行李箱是不是壓扁了?
姜雪梅的一句話,把於雷拉入亂紛紛嘈雜的火車廂。這時候,姜雪梅正在往外掏火車票,掏了半天手也從衣袋裡扯不出來。
於雷看了一眼自己一隻手舉在頭頂的行李箱道,你的寶貝在這兒呢。沉甸甸的,裡面是什麼金銀財寶?
姜雪梅正要說什麼,鐵警已來到她的身邊,她用盡吃奶的勁,於雷幫了她一把,她才掏出了那張被稱為火車票的小紙片。
於雷趁機問道,乘警同志,請問還有沒有臥鋪補?
乘警看了於雷一眼,道,我不知道。要不你跟我去二號車廂問列車長,只有他知道。
於雷道,好的。謝謝。於雷他們所在的是4號車廂,跟著乘警,一路檢票,半個多小時才來到二號車廂。乘警指了一位手擘上貼著列車長字樣的一個年輕人道,這是我們列車長,要補臥鋪,去問他。
於雷擠到列車長辦公視窗前,視窗擠滿了人。
於雷拿出天河火車站鄭副站長給開的介紹信,遞到了列車長面前道,您好,列車長,我叫於雷,我們兩人是番禺報的記者,奉命搭乘這列火車隨行進行春運報道。能不能麻煩您給我們補兩個臥鋪,車裡太擠,我們的座位實在找不到了。
列車長是一個三十多歲長得很帥氣的男人,接過於雷的介紹信,看了一眼道,臥鋪每人補票費12元。於雷遞過去25元,列車長在兩張票上劃了一筆,交給於雷道,兩個都是上鋪,將就一下吧。
於雷道,謝謝列車長。說過,領著姜雪梅象鑽老鼠洞一樣在人群中穿過,旁邊的人投來羨慕的眼神。
於雷和姜雪梅來到臥鋪車廂,找到自己的床鋪,爬上去。又把姜雪梅的行李箱放在鋪位上,再把姜雪梅拉上對面的臥鋪。這才舒了一口氣,心裡不由得感謝鄭副站長一聲。這個時候,於雷的身上,衣服都汗溼了。
姜雪梅道,表哥,你怎麼有這麼大的本事呢?你給那個什麼領導看的是什麼東西?怎麼他一看就給你辦了?
於雷道,這回算是假公濟私了一回。用記者的身份辦的。
姜雪梅道,這下可舒服了。站在那兒動都不能動,我腳都要斷了。
於雷道,好好睡一覺,就到湖南了。
這時窗外已是夜色籠罩。不知在哪裡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
姜雪梅道,表哥,怎麼這麼早就有人放炮仗了?
於雷道,小年開始,就開始過年了。天天可以放鞭炮。
姜雪梅道,為什麼過年要放鞭炮?
於雷道,放鞭炮是中國傳統民間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前就像我們說的一樣叫爆竹。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做“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