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樸,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佈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揹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揹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熱情的維吾爾待客禮
維吾爾族是一個十分熱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當客人來他們家裡作客時,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
客人來到後,主人在門口熱情迎接,熱情讓座和互相問候。款待客人的第一個程式是請客人喝茶。在喝茶時,要端出饢、方塊糖、冰糖、葡萄乾、杏幹、瓜果及自己製作的各種小點心和餅乾。
待客的茶是新燒的,有條件的還用大碗奶茶招待,他們還喜歡把饢掰碎放在碗裡,讓客人吃好喝好。
喝過茶後,還要做飯招待。用什麼樣的飯來招待客人,是根據不同的客人來定。如果遠道而來的客人,常做“玉古勒”(銀絲擀麵)來招待,這飯有面有湯,吃了利於解除疲勞;如果是自己的朋友來做客,常常根據朋友們的口味來做各種飯食招待。除此之外,常作包子抓飯、油炸包子、拉條子或炒菜來招待。一般招待客人很少用一種飯菜,而是三四種以上,讓客人既吃到乾的,也能吃得稀的,品嚐到各種風味,讓客人滿意。
吃過飯後,進行最後一道程式,那就是用燒茶或用水果。真是服務周到,顯示出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的性格。
塔塔爾族先“嫁”後“娶”的婚俗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製作的全部服裝、炊具、陳設和婚禮時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妝”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給新娘父母的禮物(稱“克以特”)。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過去了。
“出嫁”的儀式也頗為有趣。這天,新郎在伴郎及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馬車,青年人拉手風琴,興致**地唱起塔塔爾流行歌曲“幾爾”,一路上歌聲、琴聲、口哨聲、吶喊、助興聲連天,浩浩蕩蕩地前往女家成親。當夕陽西下,新郎和伴郎們一行人等來到新娘家。這時先要繞著院落轉一圈,然後才到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