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殘酷的栽髒陷害(上) (第1/4頁)
漢城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黎坪,位於大巴山西段米倉山腹地。
這裡擁有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壯觀秀麗的高山草甸和清澈見底的溪流飛瀑等自然景觀。
走進黎坪,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茂密的森林鬱鬱蔥蔥,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
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氣息,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其中,可以聽到鳥兒歡快的歌聲,看到各種珍稀野生動物在林間穿梭嬉戲。
登上山頂,俯瞰四周,群山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其間,令人陶醉不已。
在這裡,人們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繁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在那片茂密得幾乎要遮蔽天空的森林深處,隱約可見一隊人影正沿著一條狹窄曲折的小路前行。
這條路通常只有採藥人和獵人們才會涉足,但此刻卻有一群與眾不同的人出現在這裡。
隊伍前方走著幾個身著筆挺西裝、頭戴氈帽、打著綁腿並戴著眼鏡的中年人,看上去像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模樣。
而跟在他們身後的則是一些揹負著各式各樣科學儀器以及物資裝備的行者們,他們正吃力地跋涉於秦巴山區的崇山峻嶺之間。
走在佇列最前列的幾名強壯男子手持巨大的砍刀,奮力揮動著手臂。
他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無論是遇到陡峭的山峰還是湍急的河流,都毫不退縮。
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努力開闢出一條通往前途的道路,引領著整個隊伍艱難地穿越這片廣袤無垠的茫茫林海!
當年的中國大西北十分荒涼,縣城尚且只有百餘戶人家,破敗的街市,低矮的瓦屋茅舍隨處可見,更別說鄉村、大山的景象,就顯得更加凋零。
這行考察團住雞毛小店、騾馬棚、百姓民家,乃至野外露宿。
沿途自辦伙食,少油無鹽,糧米無續,忍飢挨餓是常見事情。進入山林,危險隨處存在。
據當年參加考察團的田老先生回憶:“考察進入南山(南鄭縣)山深林密,大樹參天,羊腸小道,叢草沒脛,陰暗蔽日,方向莫辨,時而野獸毒蛇疾馳,怵目驚心,進退兩難。
到目的地後,又只能伐木闢地,搭成臨時窩棚,樹枝為床,壘石為灶,點燃松枝照亮,宛如原始人生活境地。
”野外科考固然異常艱苦,但參加科考的人員大都和安漢一樣,屬憂國憂民的飽學之士!”
其時國難當頭,都滿懷一腔報國熱情,以苦為樂,堅持科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在安漢的帶領下,他們先後六次進行科考。比如曾參加陝南實業考察團的李儀祉先生便為國內著名水利專家,曾主持修築涇惠、渭惠、褒惠、漢惠多條灌渠,惠澤後世;
曾參加科考的李士林,繫留法學生,學地質。秦子明為留學日本的農林專家,日後在黃龍、黎坪墾區均做出切實貢獻。
而安漢作為西部科考的發起和帶頭人,則從頭至尾,歷時八年,主持參加了六次全部科考活動。
安漢歷時八年,六赴西部,歷經艱辛,收穫了豐碩的考察成果,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西部的農、林、牧、漁、土壤、氣象、物候、植被,目前現狀及開發遠景做了翔實綜合的科學分析,先後撰寫了四部科考專著:《西北墾殖論》、《西北農業考察》和《陝西黎坪墾區調查報告》。
當年,安漢著述的《西北墾殖論》正是由於高屋建瓴,立論精闢,聯絡實際又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一經問世,便廣為傳播,洛陽紙貴。
國民政府元老於右任親自為之作序,讚揚這部著作“敘事翔實可靠,方法切實可行,以所學專業知識,制定開發西北資源的具體規劃,確為切合時勢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