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4/4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大神獸,緋羽、渡天童,月小猜、古燃以及劍僕,不由得都緩緩坐了下來,將卓知遠圍在中央,認真的聽著卓知遠給他們講解一切,並且幫他們梳理整個脈絡。這種景象,就彷彿他們當初剛開始步入通玄界初聞禪修之道的時候,聽各自的師父給他們講禪時一樣。不知不覺的,卓知遠成為了為這幫絕頂高手們開蒙的禪師,而這些絕頂高手,卻成為了不入流的小弟子。
這段講解,足足進行了七天七夜,卓知遠才將自己所獲悉的一切講完。
最後,他說了一句:“無心無慾,道法自如。這,再不是禪之道,更不是那編造出來的所謂天道,而是一種無為之道!無為之道,便是無道,各人有各人的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唯獨受到自身的限制。諸位自行領悟吧!”
眾人似乎也剛剛從卓知遠所講演的生靈之力之中回過神來,卓知遠話裡有太多他們無法明白的東西,都需要按照各自的理解去領悟了。
“無為之道,便是無道,各人行各道……知遠,這豈非亂了麼?”渡天童本是孩童心性,遇到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最是無法領會,是以有此一問。
卓知遠笑道:“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有道、無道,實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而玄之又玄,則乃眾妙之門矣。渡大哥,禪典也有云,休要偏執,可是大禪本為偏執,是以始終不謂大道。天地初分,產萬物只為逍遙二字,若得逍遙,神仙不神仙卻又何妨?便是如是了。”
雖然卓知遠這最後的一段話,更讓人完全如墜雲霧之中,但是在場之人都是極具慧心之輩,又加上成百上千年的修煉,又豈是那些凡人所能比擬?聽到這番話,他們各自又有不同的領悟,但是卻又有一個相同的領悟,那便是所有的禪,所有的道,如今在他們心中,不管從前如何,現在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圓。
有極到無極,無極便處處是極,似乎就是卓知遠所有話語的核心。
看著緩緩站立起來的卓知遠,身上的氣質又有不同,眾人盡皆是心凜神拜,幾乎都產生了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此刻的卓知遠,已經是他們所拍馬難追的高度了。一種開山門的氣勢,已經從卓知遠的身上隱約的成長了起來。
弒禪 第409回 決定
主要是禪心上的領悟,去理解生靈之力的由來始末,只需要理解和參悟了這種力量的模式,便自然可以獲得生靈之力的源泉。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修禪之人剛開始進行修煉的時候了,入門往往是最難的,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將武功的內力轉化為真氣。而在丹田之中,如果連一絲真氣都沒有,那麼修禪就無從談起。
清源山挑選弟子的模式就是對於這種事情最好的解釋,先挑選根骨頗佳的弟子,這種弟子往往練武是絕對沒問題,而是否能夠進行禪修,就不光是看根骨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慧心是否足夠。當然了,兩個慧心幾乎相同的孩童,一同進行修煉,當然還是根骨好的佔了便宜,這兩樣本就是相輔相成的東西。
不過,光有慧心,根骨如果不佳,那麼頂多也就是可以成為一個禪理精通的僧人,卻絕對無法成為一個修禪門派之中的佼佼者。是以,各大門派挑選弟子的時候,始終還是先挑選根骨好的,然後再去用一段時間來觀察他是否具備慧心。
是以才會出現清源山弟子下山挑選孩童,帶上山之後讓當時的大長老伽羅僧非恩為其開蒙,這便是在這些孩童心中種下禪修的種子的過程。卓知遠如今的所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