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部分 (第2/5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師。“黃3師”(是進軍東北部隊中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的一支。也是闖關東的過程中,最辛苦的一支了。
黃克誠是湖南永興縣人,生於1902年。1925年,他加入了中國**。第二年,他又參加北伐戰爭,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1928年,黃克誠參加了湘南起義。紅軍時期,他的最高職務是軍政治部主任和紅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
長征結束、抗戰開始後,他擔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政委。不久,為支援華中抗戰,黃克誠奉命率領所部南下,轉戰江蘇北部地區。194;0年,他配合新四軍陳毅的部隊開啟了蘇北的抗日局面,並建立了蘇北抗日根據地。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華中各地的抗日武裝統一整編,當時,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5縱隊被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他被任命為師長兼政委。以後,他又兼任**蘇北區黨委書記、蘇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他是朱德、陳毅的部下,與彭德懷共事多年。極善獨立思考,為人剛正不阿,敢說真話,好辦實事。當他於9月初聞訊八路軍先頭部隊已進入東北後,立即向**中央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治委員饒漱石建議,給中央發報。要求派大部隊去東北。饒漱石則不以為然,認為這不屬於新四軍和華中局管轄範圍的事,不同意發電。為闡明自己的觀點,黃克誠以個人名義,於13日向**中央發出了那份著名的建立東北總根據地的皂報。當9月23日黃克誠接到**中央命令要他率部新四軍第3師4個主力旅、3個特務團共3。5萬人開赴東北後,他首先想到了幾萬人長途跋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作好充分準備。為此,黃克誠作了周密的考慮。
黃克誠用最短的時間做好了北上準備後,便與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政治部主任吳法憲暨全師大部踏上了千里征途。由於臨行前,黃克誠堅持部隊要全副武裝,因為他實在放不下心來,不太情願按照**中央通報辦理,由此招來一些非議。當3師經過山東時,新四軍軍部又要求他協助山東部隊作戰,黃克誠又一次“抗命”並直接獲得中央軍委的批准,未在山東擔負戰鬥任務。全師以3000減員的代價,歷盡幹辛萬苦,由蘇北淮陰,經山東、承德,出冷口,於同年11月10日到達河北玉田境內,11月25日到達錦州附近地區。
羅榮桓和**也是同鄉,湖南衡山人。
大革命失敗前夕,他先後加入了共青團和**。1927年9月,他參加了**領導的湘鄂邊界秋收起義,失敗後即跟隨**上了井岡山。三灣改編時,**首倡將支部建在連上,並在連一級設黨代表,羅榮桓也被分配到一個連裡擔任黨代表,從此開始了他在革命軍隊裡做政治工作的漫長生涯。
此後,羅榮桓歷任營、縱隊、軍、軍團的黨代表、政委或政治部主任。抗戰開始後,又擔任過115師政治部主任、政委兼代師長。
總之,做政治工作,他是出了名自勺。
1939年,羅榮桓奉命率領八路軍n師開到山東後,對山東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在山東工作期間,他獨當一面,把山東這塊重要的敵後解放區搞得有聲有色,因而受到**中央和**的讚賞。
這一次,延安既然下了決心要大力經營東北,當然需要得力幹部,而羅榮桓又最熟悉這些部隊,中央理所當然地選中了他,讓他率領山東主力挺進東北。
(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四章 邊打邊談
**中央原定羅榮桓到延安治病,由**來山東接替他,但是**在路過淮陽時,中央改令其去冀東。羅榮桓去延安的計劃,中央也取消了。
羅榮桓此時身體已經很差,為了組織部隊渡海以及山東的各項工作,他常常一夜只睡幾個小時。他委託許世友組織海運指揮